視線離開荊棘遍地、瘴氣叢生的益州南部山林。

在諸夏如今最壯麗堂皇,富庶繁華的超級都市長安,威嚴明亮的宮殿內,薰香繚繞,紙墨留香。

二百六十一張桌案鱗次櫛比的排開,每張桌案前方都有一名氣宇軒昂、玉樹臨風的錦衣士子在奮筆疾書。

前兩年的科考因為張瑞親自領兵在外而有所耽誤,所以朝廷當年便頒佈法令,文科武考都改為三年一次。

如今大部分官員春秋鼎盛,年年科考會產生大量預備官員,無職可任只能留待吏部補官遴選。

三年一考也能減輕各地年年舉辦科舉的政務壓力與財政支出。

今年是第三年,經過三年的積累,領地的擴大,今年科考士子的質量有大幅度提升。

其中有大量張瑞認識的歷史名人,更有幾個名字震的張瑞心潮澎湃。

比如張瑞從殿試開始就站在原地一直審視的這一位。

譭譽爭論兩千年不休的一代權臣。被孫權譽為“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前”,有天挺之姿的絕世名將,三國頂級政治家、軍事家,司馬宣王,司馬懿。

年輕的司馬懿心中驚詫萬分,據自己從族兄司馬芝那裡得知的訊息,丞相在殿試時會瀏覽眾士子文章,絕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開考近半刻鐘,一直站在一名士子身邊。

這導致殿中的所有輔政大臣,監察御史,錦衣衛都將目光盯在了司馬懿身上,審視著這位年輕才子究竟何處不妥,令丞相一直眉頭微蹙。

事實上張瑞只是思考的太過認真,猶豫著要不要殺了司馬懿。

以張瑞一向除惡務盡的習慣,對一切潛在威脅都會果斷舉起屠刀。

劉備在上千裡外都躲不過這一刀,若司馬懿具有威脅,絕對是在劫難逃。

可是問題就在這裡,司馬懿在關西真的具有威脅嗎?存在一絲謀朝篡位的可能性嗎?

關西沒有九品中正制,這就使豪強不可能演變成門閥世家。司馬家賴以生存的政治土壤就不存在。

而且關西一向極力打擊豪強,在關西不存在真正的世家豪門。

所有官員都透過科舉產生,從科舉穩固之後的大宋,到明、清,就不存在一名能謀朝篡位的權臣。

張瑞倒不是對自己的後代有什麼過高的期待,這完全是對制度的信心。

制度之下,就不可能有人能挑戰皇權。

哪怕司馬懿身居閣輔,他也不掌握軍權,不掌握行政權,只有議政權。

張瑞想不出來司馬懿身居何職才能篡位成功?

實在是歷史上沒有這種先例。

說後世那些文臣帶兵能力不如司馬懿,張瑞還相信幾分。但要說政治能力,司馬懿比王安石、張居正一類千古名相更強,張瑞是絕對不信的。

後世無數頂尖文臣都做不到的事情,司馬懿在當代都不算做絕世,至少還有諸葛亮能與之匹敵,想要實現這種謀朝偉業,可能性更微乎其微。

張瑞站在司馬懿身後這麼久,就是在仔細思考自己記憶裡的後世文臣,誰曾經威脅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