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繼續念道:“張瑾升任左千牛衛大將軍,龐德為左千牛衛右將軍,魏越為左千牛衛左將軍。謝玄為左監門衛大將軍,郝昭為左監門衛右將軍,劉從鈞為左監門衛左將軍。”

“以下中郎將分屬於各衛禁軍。左武衛中郎將,徐庶、樊稠、王銳、閻柔,右驍衛中郎將張繡、士孫瑞、候成、段煨,左翊衛中郎將張濟、公孫度、第五儁……張!白!騎!”

隨著高順最後一字一頓念出的名字,無數人都轉頭望向安靜坐在宮殿一角的白髮將領。

關西大軍如今高達二十萬,戰區地廣上百萬裡,許多新晉將校如劉從鈞、徐庶、高覽、典韋等人都不認識這位默默無聞的同僚。不清楚為何軍方首席大將,要如此鄭重的介紹一位中郎將。

紛紛好奇的向身邊前輩打聽,這位張白騎有何不同。當聽完其傳奇軍旅生涯,所有人都發出一聲聲驚歎。沒想到這位頭髮雪白的將領,竟然曾經長期位居左武衛大將軍高順、右驍衛大將軍張遼、左翊衛大將軍段文之上。這簡直是活在身邊的傳奇。

張瑞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帶頭緩緩撫掌。

從一名士卒開始拼搏,歷經六年,這位曾經剽悍跋扈的將軍,透過一次次的拼命搏殺,在刀矛如林,血肉橫飛的戰場上,斬首無數,立功升至中郎將,再次位居高位。

張白騎立即起身,以拳重重捶胸,向張瑞行了一個無比莊重的軍禮。

肅穆了片刻,高順繼續念道:“左千牛衛中郎將,胡車兒,曹性,韓浩,王越。左監門衛中郎將,成廉、夏侯蘭、高覽、橋蕤。”

最後一人,基層將官並不熟悉,甚至聽都沒聽過。

但帳內的高層文武,卻面帶笑意,這位顯然不是靠軍功晉升的。

不過漢室能夠將外戚封為大將軍,張瑞將只是將外戚封為一名中郎將,而且是看守皇宮城門,不領兵打仗的中郎將。這番作為也無可厚非。

畢竟人家女兒大橋成功懷上了主君血脈,僅保證勢力傳承穩定這一功勞,也足夠晉升橋蕤為中郎將了。

除了橋蕤,其他所有將校,都是憑浴血廝殺,戎馬疆場,才得到如此高位。

這麼多的將軍、中郎將,僅念名字就唸了許久,可知張瑞麾下武德之昌盛。漢末人才,至少三分之一的名將,已經被張瑞收入甕中。

而諸如裴儉、馬岱、楊秋、郝萌、趙發一類良將以及大量新晉將門子弟還在校尉一級等待提拔。

可以說論將領實力,這天下任何諸侯都不能與關西相比。

戰事規模越大,分兵路數越多,關西的優勢也就越大。張瑞可以各路大軍齊頭並進,而曹操、劉備麾下能獨當一面的將領就只有曹仁、夏侯淵、關羽、張飛等寥寥數人。

就算是夏侯淵、張飛率領一萬人的偏師,也不一定能擋住關西這些將校馬超、張遼、黃忠、徐晃等人率領一萬府兵的進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