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末,張瑞率領的十餘萬步騎抵達新安縣。

上百名軍中高階將校雲集一堂,猛將如雲在這裡完全不是虛言。

僅史書上記載有勇冠三軍這個榮譽的猛將就有黃忠、龐德、張繡、胡車兒四位。

而千古聞名的猛將更多,張遼、馬超、趙雲、甘寧、典韋、徐晃、郝昭、郭淮等等。

三國二十四名將,在張瑞麾下的有八個,佔總數的三分之一。

但關西比歷史上多出了五百多萬人口,這五百多萬人口中湧現出來的將領也未必便弱於這些青史留名的將領。

尤其這些將領多出身於將門,文武雙全,以武舉狀元為首的劉從鈞、王銳等人與徐庶、徐榮、裴儉一樣都是頂級的儒將,不僅騎射無雙,更精通兵法。

上百名將校中,僅將門子弟就佔據了泰半。

當然了關西武德昌盛的同時,謀士自然也就稍微弱了些許。關西出將,關東出相也是千古傳統了。尤其科舉並不注重陰謀詭計,選拔的人才都是精通數算、治國的內政賢才,多在地方履任。

所以隨軍的謀士便比較少。但也不要小看這寥寥數人,全是當世頂級。

除了審配坐鎮長安外,賈詡、荀彧、法正、沮授都跟在軍中。

隨著張瑞走進房間,上百名將校立即挺直身軀,上百雙沉重的軍靴重重靠攏在一起,所有人整齊行禮喝道:“拜見太尉。”

張瑞擺了擺手,說道:“坐。”

上百名剽悍的將校同時正容端坐,鎧甲碰撞聲鏗鏘整齊。

張瑞看向高掛的潼關附近輿圖,說道:“現在由參軍法正公示作戰部署。”

法正立即出列,站到地圖前方,負手面向眾人說道:“此份軍事部署,乃是五位將軍及數十位參軍歷經數十日規劃完成,由太尉審閱透過。各部必須盡心竭力,萬眾一心,以完成此份作戰任務。”

“洛陽城高壘固,倉廩富足,輕易不可速克。固我軍採取圍困孤立,斷其臂膀,步步緊逼之戰略。”

“中郎將張遼,率步騎三萬,出函谷關,經谷水,克平陰,以掃清洛陽北側外圍敵軍。掌控北邙山,隔絕孟津渡,切斷洛陽與糧倉之間聯絡。”

“中郎將徐榮,率步騎三萬,出函谷關,沿南側向洛陽進軍,渡澗水以克新城,拔伊闕關,以絕洛陽南援,佔據洛陽南方高地,居高臨下威脅洛陽。”

“裨將軍高順,中郎將段文,率大軍主力,正面猛攻西涼軍營寨,打通前往谷城縣之路。”

“克谷城之後,前往洛陽需經慈澗,此地地形狹窄,不利於我軍發揮人多勢眾優勢。由校尉典韋率所部精兵千人,殺穿敵陣,為我軍奪下展開陣勢之地形。”

“及我大軍主力開赴至洛陽城下。三軍開始合圍洛陽,中郎將張遼南下佔據偃師、鞏縣,切斷洛陽東線援軍。”

“中郎將徐榮,攻大谷關、軒轅關,徹底掃清洛陽周圍一切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