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神策禁軍,建立軍校(第2/2頁)
章節報錯
隨後張瑞看向兵部中郎王凌,說道:“孤打算自府兵中挑選兩萬四千人,組建中樞禁軍。”
“建立左武衛與右驍衛,每衛一萬兩千人。皆配齊精銳虎賁甲士、甲騎具裝與輕騎、遊騎,再為其配置櫓盾、神臂弓、強弓、弩車、戰車、工兵營與醫護營。”
“凡此一軍,即為建制齊全、配置完整之野戰軍。務求一軍能破尋常諸侯軍隊三萬以上,能敗匪寇烏合之眾十餘萬。”
豪言我徒卒一千能擊胡騎數萬的是李世民。
張瑞麾下將領即便不如李世民,但我強軍一萬能擊敵軍數萬總不算過分。
王凌回道:“以君候治下武德之昌盛,精選兩衛大軍並非難事,配其所需重鎧、甲騎、強弓、硬弩、戰馬亦輕而易舉。然這兩衛將士如何運轉、如何架構,君候可有設想?”
“關於兩衛大軍具體編制,兵種構成,上下層級,交由將領及兵部議定。”
“而兩衛大軍運轉及構成,孤意以徵兵為主。府兵願意長期從軍者,給其薪資,以三年為一期。三年期至,士卒欲解甲,則多賞一筆錢財允其退役。若欲繼續從軍,則提高其薪酬。每多從軍一期,則薪酬增長一份數額。最高不得超過七期,四十一歲。”
兵部還在思考,民部先高度關注起來。長期以來施行的府兵制,實在是非常省心。府兵且耕且戰,自負武備,幾乎不怎麼消耗民部物資,更對民部財政沒有造成多大的壓力。
這使民部財政年年結餘,民部每年躺著就能獲得大量政績。
官僚一大特點就是喜歡因循守舊,反感一切變化。
中樞禁軍的建立勢在必行,司馬芝不方便直接反對,便委婉提醒道:“君候,兩萬四千精銳大軍,哪怕不參與任何戰事,僅駐紮在長安,一年耗糧便高達五十一萬八千四百石。”
“若給付薪資,按每名士卒一月五百錢算,一年的薪資便高達一億四千四百萬錢。其中軍官、將校、軍教長等薪資皆遠超士卒,全軍全年薪資或高達近兩億錢。”
“故僅維持此兩衛大軍,不參與任何戰事,一年便須耗糧五十二萬石,兩億錢。想來君候將來不可能只設立這兩衛禁軍。”
張瑞點頭,說道:“孤欲設十二衛禁軍。”
“那以十二衛禁軍算,每年僅維持便須消耗三百一十二萬石糧草,十二億錢。這對財政度支而言,壓力是否過大?”
司馬芝話音落下,王凌立即表示反對,說道:“即便以如今府庫而言,三百萬石糧草、十二億錢,亦談不上何壓力。據某所知,府庫中有糧四千餘萬石,常平倉亦有六百餘萬石。負擔這十二衛大軍完全不在話下。錢財更無須說,工部僅永濟渠一項,支出錢財二十餘億錢。”
“民部絕對有餘力負擔這十二衛禁軍開支。”
“況且,亦非立刻建立十二衛禁軍。如今僅建立左武衛與右驍衛。全年耗糧不過五十二萬石,兩億錢。民部連這份支出也且無法承擔?那民部諸卿皆可引咎辭職矣!”
王凌的言辭激烈不難理解,建立禁軍,能大幅增加兵部權柄,王凌作為兵部中郎,是受益最大之人,他當然不能看著民部將這項政策攪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