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冊封天地正神(今天五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崑崙山這種諸夏名嶽,自然會被冊封為天地正神,成為涼州最重要的祭祀活動之一。
統一的信仰,相同的祭祀,會使百姓是非觀念逐漸趨同,認同感逐漸增強。
當數十年後,涼州境內所有的百姓說著同樣的話語,穿著同樣的服飾,做著同樣的農耕,信仰著同一位正神,連膚色、髮色都一模一樣,又有誰能認出自己身邊的人在幾代之前,先祖可能出身於胡虜部落奴隸。
不過又有誰會在意這些,會閒著沒事問問自己身邊親友你爺爺當年是什麼出身?
張瑞吩咐道:“由禮部全權負責此事,先勘定涼州山水正神,再進一步推而廣之,遍及右將軍府全境,而後冊封普天之下。”
這個說法其實細究起來很成問題。
漢室猶在,祭祀天地之事無論如何也輪不到右將軍府眾人來進行。
但張瑞不假思索的說了,在座的文武高官一時間也沒覺得有何不妥。
所有人都認為,右將軍府必然會鯨吞天下,問鼎神聖。
不然何至於右將軍府上下所有文武都緊繃心絃,又是發展生產,又是整軍備武,還要休養生息。像益州劉焉那樣,安然享受不是更輕鬆?
諸部都提議過後,張瑞看向最後的兵部中郎王凌,問道:“關於涼州募兵,王中郎有何意見?”
王凌起身,回道:“涼州凋敝,故兵部暫時不打算在涼州徵兵。只在六郡良家子中每郡徵募兩千人,共計一萬兩千人。”
張瑞贊同,回道:“六郡良家子戰力卓著,可以組成一支新衛軍,賜名左翊衛。”
“諾。”
隨著廷議結束,事關涼州的稅賦、農耕、戶籍、教化、祭祀、軍事等各項政策全部昭示全境,開始施行。
在免稅、授田、獎以耕牛、粟米等各項政策的激勵下,百姓紛紛走出深山峽谷,返回故鄉修繕曾經的故居,開墾新的良田。
時隔多年,有些幸運的百姓居然還能在故鄉見到一兩名幼時一起長大的玩伴,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幸運。再重逢,所有人都覺得恍如隔世。
倖存的人,對戰爭的苦難深刻不已,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安寧。
當百姓厭戰,不願再生波瀾,所有的匪寇、強梁就成了無根之木。裹挾不到百姓的匪寇,被官兵擊敗一次,就實力大損,再也無法東山再起。這與當初黑山軍殺之不絕,春風吹又生的情況截然相反。
官兵並沒有陷入連綿不斷的戰事,反而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迅速蕩清了絕大部分匪寇。
返鄉的百姓與村落裡的鄰居都是鄉黨鄰里,互相之間絕無害人之心,打家劫舍的匪寇又被官兵所蕩清。一時間,涼州境內許多村落裡竟然實現了夜不閉戶的盛景。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