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親迎新娘(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書六禮走到三月下旬今日,時間已經過去半年。
這個安排已經很緊湊,即便後世結婚,從雙方父母見面定親,到確定日期,到迎親,正常流程走一遍也要半年左右時間。那種領個結婚證就閃婚的不算。
三書六禮中,三書指聘書、禮書和迎書,聘書就是訂親之書,禮書就是彩禮數量及明細。
嚴格算起來,從下聘書那一刻,婚禮流程就已經隆重開始
而六禮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納彩、聞名、納吉分別是詢問對方是否有意,詢問對方閨名,以及生辰八字。
確定雙方合適後,納徵送上聘書、禮書,與大量的聘禮,正式確定雙方婚姻關係。
對女方而言,這一步反倒是婚禮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次。
右將軍府張燈結綵,只是因為最後一禮,親迎對男方十分隆重。
結綵就是掛上各種喜慶的絲帶,與後世有所區別的是,這個時代新郎家必定會以青布幔搭成青廬,用以舉行交拜之禮。新郎從此處出發,迎親返回後也在這裡舉行儀式。
“魏武曹操少時,嘗與袁紹好為遊俠。觀人新婚,因潛入主人園中,夜叫呼雲:‘有偷兒賊!’青廬中人皆出觀。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婦”
書中記載的曹操與袁紹搶人新娘,就是在這個地方搶人。
張瑞站在青廬中,不禁想笑,自己結婚,應該沒人來搶新娘吧?
也不知道有沒有暗慕趙虞的青春熱血小夥,與好友一起,奮不顧身跳出來把新娘婚車的車軸打斷,強行搶親。
想著,張瑞終於忍不住笑出聲,自己這是被某部,給洗腦了啊。
在一旁撒桂棗的侍女們,都不禁偷笑,君侯今日新婚,當真是開心無比,笑容都抑制不住了。
見侍女們笑容洋溢,張瑞也沒有多說,結婚本就是個喜慶的日子。隨後張開雙臂,展開衣袖,讓侍女們扔的桂圓、蓮子、荔枝、棗子、五穀等東西灑遍全身。
這便是迎親的首個儀式,撒帳禮。除了祝福之外,也有避邪除煞的寓意。
撒帳禮之後,便是醮子禮,父母正襟危坐,新郎向父母行拜,然後父親賜酒祝福。
但是張瑞父母皆已故去,這一步就變成了張瑞向父母靈前祭拜。
天色已近黃昏,在拜祭過父母過後,迎親隊伍正式出發。
婚禮以黃昏為期,是因為黃昏是“陽往而陰來”,婚禮的一切都合著迎陰氣入家,調和陰陽的含義。
包括張瑞穿的衣服都是玄黑色,但為了表現喜慶,玄黑色的長袍以鮮紅色為緣。這種服飾成為張瑞見過的最熟悉的一種衣袍,後世的漢式婚禮,新郎穿的都是這種服飾。
新郎迎親,並不騎馬,也不用八抬大轎,而是用的婚車。路人都可以看到新郎自己一人坐在婚車右方,懷抱銅雁。這樣,旁人便知曉這是去迎親的路上。坐在密閉的轎子裡,路人哪知曉這是迎親還是返回?
銅雁是送給新娘父母的,趙虞也沒有父母,所以這個銅雁便只能送給趙虞的長兄、長嫂。這是送贄禮,表示今後對新娘誠信和尊重。
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停在了趙府門前,周圍無數孩童繞著迎親隊伍奔跑,笑語歡聲將迎親的氛圍顯得更加喜樂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