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發明活字印刷術,改進神臂弓(第2/2頁)
章節報錯
解決了長安學宮的事情,張瑞正式開始關注科學院的事宜。
問道:“最近科學院可有何成果?”
裴琚笑著回道:“倒是有幾樣發明。不過馬先生就在眼前,請馬先生先為君侯陳述一番其最近功績。”
張瑞眉毛一挑,望向馬鈞。
這情形,倒是有些像後世的首席兵器科研專家,向一方首腦展示最新的科研武器。
馬鈞拱手,笑著說道:“愧不敢稱功績,某隻是恪盡職守而已。其中最關鍵者,還是君侯所關注之強弩。”
“賴君侯撥付物資及隨從,某又繼續改進神臂弓,如今射程已高達一百八十步。”
一百八十步,已經超過如今弓弩約八十步,但遠不是神臂弓極限。
神臂弓極限是二百四十步,這是宋制,若按漢制,將會更遠。
而且宋朝面對的對手都是身披重甲的精銳部隊,所以神臂弓的強勁穿透能力亦無與倫比。遠遠不同於漢制強弩,射程百步,五十步以內才能射穿皮甲,二十步以內才能射穿重鎧。
張瑞回道:“射程尤可以繼續改善,穿甲情況如何?”
“一百五十步內皆可穿透皮甲,七十步內可穿透重鎧。”馬鈞自信洋溢的答道。
“善,遠超當今強弩。”張瑞鼓勵了一番,繼續問道:“生產情況如何?可有減緩?”
徵西將軍府治下大部分兵器、鎧甲都歸兵部管轄與生產,但唯獨神臂弓是由科學院生產。因為採用的是流水線生產,各個部件都有標準尺寸,最後由科學院資深工匠在軍人監視下於密室組裝。
馬鈞答道:“只是稍改了其中幾個部件材質及尺寸,故影響不大。如今每月依舊能保持生產四千副。”
月產四千副,每天生產一百三十副,人均才組裝十多副。算不上高,但張瑞也沒有要求繼續改進。
全軍總共八萬五千人,騎兵還用不到,一年產量基本就足夠全軍消耗。
這種強弩有強烈的右將軍府風格,更注重對步兵的打擊效果。強悍的穿透力與射程,是以射速為代價換來的。
因為右將軍府本身就具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騎兵部隊,不像蜀漢有強大的騎兵壓力,所以並沒有像諸葛連弩一樣追求射速。
兵器發明都有所取捨,諸葛連弩注重射速,所以射程就比較短,遠不及漢室制式強弩。與騎兵對戰尚可,與右將軍府列陣嚴整的龐大步兵對陣,則必然處於劣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