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段文主動開口為其求情,說道:“君侯,高唐戰役戰報,某曾前後看過數遍。裴儉幾近成功,五百鐵甲已經與劉備短兵相接,再有數個呼吸便能斬殺劉備於高唐。然高唐百姓毀家紓難,伐樹斷路,確實不在任何人意料之中。”

“即便如此,劉備逃脫,鐵騎亦與其僅咫尺之遙,已誅殺甘願為劉備赴死之隨從。再有一刻鐘,亦能於黑夜中揪出劉備。然青州黃巾軍……”

說到這裡,連段文都忍不住嘆息一聲。誰能料到青州黃巾賊會在這個時機出現在高唐附近?裴儉已經將能做之事做到了極致,屠刀已經砍到了劉備咽喉,這種情況下卻還是功敗垂成。

只能說劉備人心所向,軍民願為其死。又氣運加深,命不該絕。

“君侯,裴儉此戰大敗數萬青州黃巾賊,斬首上萬級,亦算有功,可否為其減刑二十?”段文深深無力的說道,這已經是自己能做到的極致。

功過相抵毫無可能,有負軍令,放走了劉備,即便裴儉大敗十萬青州黃巾賊,也是功難抵過。因為再多的戰術功績,也抵不上錯失戰略目標的罪過。

杖刑八十與杖刑一百,差距極大。接受一百杖刑者,少有人能活下來,甚至都已經是在鞭屍。而接受杖刑八十,咬咬牙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裴儉卻語氣堅定,說道:“某甘認罪責,請君侯杖刑一百,劉備不死,某使命未成,絕不嚥氣!”

張瑞深深的看了一眼裴儉,揮了揮手。四名錦衣衛立即上前,依次為裴儉脫下身上甲冑,隨後一人奉甲,一人奉劍印,兩人押其外出赴刑。

青州軍隊返還治下,等待許久的北疆戰事終於可以開始議事。

眾將及內閣首輔、兵部中郎剛到齊入座,趙雲走到張瑞身邊,附耳說道:“君侯,裴儉扛過杖刑一百,雖氣若游絲,然的確未嚥氣。”

張瑞點了點頭,說道:“贈其一份傷藥,待其康復之後,貶為士卒,調入張白騎麾下效力。”

張白騎因作戰勇猛,如今已升為屯長,再經歷一次戰事積功就將升為軍侯。

這兩個代罪之人,湊在一起,能彼此更深刻的提醒自己曾經犯下的失誤,進一步知恥而後勇。

對這兩人,張瑞有失望,但不至於有多少恨意。畢竟自己不是神,這世間事不可能事事順心,所能做者僅竭盡全力,不負於心而已。

隨後張瑞轉向議事的各位重臣,說道:“如今已三月,是時候解決北疆幽州鮮卑侵略邊郡之形勢。兵部,且詳細介紹形勢。”

兵部中郎王凌立即起身,說道:“幽州鮮卑軻比能部佔據代郡、上谷兩郡,擁眾四萬餘人。去歲嘗劫掠雁門、雲中七次。尤其雲中鮮卑大人步度根久受其擾。”

“故奉君侯之令,今歲合併州義師,將胡騎兩萬,與我右將軍府鐵騎三萬,共伐步度根,以定北疆安寧,使民樂其業,士安其家。”

這些事情都是去歲最後一次廷議時確定下的內容。

但廷議之後,又有了極大變故。

右將軍府文武都未曾想到漢中太守蘇固會舉郡歸附,為了爭奪險隘,佔據巴郡天險,從東北向西南俯瞰成都平原,徐榮帶走了長安整整兩萬五千大軍,後來段文又率領了一萬大軍增援。

所以僅在巴蜀山地,右將軍府就投入了三萬五千大軍。

出動了這麼多軍隊,所有人都關注北疆戰事是否會受到影響。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