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鴻臚韓融已經是張瑞的老熟人了。上次代表董卓出使長安的便是此人。

這位大鴻臚雖然後世宣告不顯,但在這個時代卻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其聲名甚盛,五府並闢,成為世間佳話。

五位開府的高官同時徵辟韓融為屬官,亦可見其才。

得見張瑞,韓融立即拱手,說道:“拜見君侯,恭問君侯金安。”

張瑞從容回道:“孤安,賜坐。”

見此情景,韓融深深嘆了口氣。

韓融今年已經六十五歲,坐在方杌上身形已經略顯佝僂。

猶豫了片刻,韓融還是說道:“君侯如此,非人臣禮也。”

張瑞注視著韓融,淡淡的說道:“汝站起來。”

韓融以為激怒了張瑞,不得不起身拱手賠罪。

房間內陷入了沉寂,黑雲壓城一般凝重的氛圍,使韓融額頭很快便出現一層細密冷汗。

“坐吧。”稍過片刻張瑞淡淡的說道。

韓融深深呼了口氣,拱手再拜,說道:“拜謝君侯。”

“朝廷這般軟弱,讓天下諸侯如何敬服。”張瑞問道:“汝拜謝為何?為孤沒有殺汝?”

韓融張了張嘴,卻發現無言以對。

“朝廷預設天下諸侯理應無禮,卻大談人臣禮節!”

“大鴻臚以為,這天下亂相究竟為何?”

韓融沉默了許久,天下大亂難道僅因為一名董卓嗎?

顯然原因並非如此簡單,最明顯的便是眼前的徵西將軍。早在董卓霍亂朝堂之前,徵西將軍便已在幷州揭竿而起,攻陷了太原向朝堂請求招安。

更不提東方張純自稱天子,西方涼州叛眾十萬,更有黃巾賊寇,跨州聯郡,叛眾百萬。

漢室天下亂相已久,在下有豪強大宗盤踞鄉里,為害一方。在中有貪官汙吏霍亂朝堂,魚肉百姓。在上還有皇帝昏聵無道,賣官鬻爵。

四海窮困,天祿永終。

但所有人都不肯承認是己等導致的大漢天下變成如此模樣,卻一口氣將所有責任都推到了董卓頭上,是董卓逼得各方諸侯蜂擁而起,是董卓導致天下生靈塗炭,也是董卓導致君臣不分,尊卑無序。

最終韓融嘆息一聲,說道:“其他諸侯忠義難辨,罔顧人臣禮節便罷,卻唯君侯不可。”

“哦?”

“朝堂之上,袞袞諸公皆以為君侯乃是漢室忠臣。君侯之鄉人,司徒王允更是為此奔走高呼。”

張瑞莞爾,那朝堂諸公可真是瞎了眼,這就像拜司馬昭為曹魏忠臣。問道:“孤與董卓死生之敵,不死不休。王允如此行事,便不怕董卓殘虐屠戮?”

韓融沉默許久,低頭深沉說道:“正因如此,袞袞諸公才堅信君侯乃是漢室忠臣。君侯首倡義旗,匯聚義兵。群雄討董中,又唯君侯一力奮戰,更顯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