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拱手,笑著回道:“君侯慧眼如炬。徐榮請增兵萬人,再請君侯派遣一位中郎將相助。江州城措不及防,城內守軍規模不大,陷落乃是早晚之事。然而益州援軍卻不得不防備。”

以徐榮之幹才而言,獨立攻下巴郡並非難事。其請求另一位中郎將相助,顯然不僅僅是因為軍事,更是為了表達忠誠。

加上一萬援軍,遠在益州的徵西將軍府大軍便已高達三萬五千人。還未有任何一名徵西將軍府治下的中郎將曾獨立統領這麼大規模的軍隊。

為了不引起猜忌,主動開口,乃是求全之策。

張瑞想了想,說道:“那便令段文領兵一萬南下援助徐榮。”

大軍從長安出發,一路南下,即便行動迅速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看起來很久,其實對一場大戰而言,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這個年代,一旦戰事推進到了需要攻城拔寨階段,那動輒便數月經年。

即便張瑞麾下太原大軍,當初圍困孤城晉陽時,亦遷延近半年。

更別提,冷兵器時代最常見的戰術就是據城而守,以拖待變。

大唐統一之戰時,李世民率十萬大軍進攻洛陽。王世充無論如何也不敵李世民兵鋒,於是乾脆就率數萬大軍死守洛陽城,等待天時有變,或者李世民糧草不濟從而退兵。

讓張瑞頭疼不已的盟友公孫瓚,面對袁紹大軍壓境時,想的也是同樣招數。率精兵干將在易京築城而守,屯糧三百萬石,可以輕鬆等到城外袁紹大軍糧草不濟從而退兵。

這個招數雖然被動而又消極,但在冷兵器時代是著實好用。只要守軍建制完整,死守城池,城外的圍攻大軍著實沒什麼好辦法。

所以,哪怕段文行軍一個月,前線戰事也不會有什麼變化。

考慮到徐榮是孤軍深入,張瑞不得不問道:“前線具體形勢如何?”

王昶開啟徐榮的冊文,詳細為張瑞解釋道:“徐中郎一路追殺甚急,推鋒必進,只用八日便抵達江州城下。將江州城團團圍困後,徐中郎派遣校尉郝昭率軍五千向西攻取墊江、安漢、閬中數縣。欲令大軍駐紮於閬中抵禦葭萌關方向益州軍。”

“又使校尉郭淮率軍五千向荊州方向攻取枳縣,以穩固側翼。涪陵、朐忍、臨江等縣率眾請降。”

張瑞看向地圖,徐榮上報的軍情中,形勢非常明顯。大軍主力從北方漢中郡一路徑直南下,將巴郡一分為二。

西方靠近益州的一側因為有援軍可期,所以抵抗非常堅決。

而向東靠近荊州一側,因為被隔斷了與益州聯絡,獨自面對五千大軍,所以主動舉城投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