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太守蘇固竟然率領全郡軍民四十餘萬人,向徵西將軍府歸附!

雙方此前並沒有多少聯絡,忽然歸附,讓人不得不懷疑其中有詐。

但三位閣輔卻在一瞬間達成共識,立即派遣大軍,兵分多路進入漢中。

哪怕有詐,最多其中一路受阻,其他幾路大軍卻可長驅直入。

攻取漢中,難處不在於敵軍究竟有多少軍隊,有何陰謀詭計,而在於山川險阻。

如今漢中主動開啟了關防,大軍一旦進入,敵軍哪怕反悔亦為時已晚。

時至不迎,反受其殃!

如此天賜良機,一旦錯過,日後再想進入漢中便千難萬難了。

無論如何也要先將益州門戶掌控在徵西將軍府手中,即便暫時不圖謀益州,亦要為將來打下關鍵基礎。

漢中與一片坦途的南陽不同。

作為山城,漢中只需要派遣少量部隊守住戰略要點,縱然益州有十萬大軍亦無能為力。

在崇山峻嶺後方的漢中盆地可以安心發展生產,成為徵西將軍府的重要糧倉。

徵西將軍府最不缺的便是精兵。

連張魯據險而守都能輕鬆大敗劉璋數次進攻,換上徵西將軍府精兵,戰績只會更驚豔。

歷史上,劉備手下部將霍峻曾只用數百人就擋住了張魯上萬大軍一整年。

益州軍戰力還不如漢中軍,張瑞絕不相信一群益州弱旅能攻破徵西將軍府精兵把守的雄關險隘。

佔穩了漢中,徵西將軍府就可以順勢南下,繼續收取巴郡。

巴郡即後世最著名的山城重(和諧)慶。

漢中、巴郡兩地就是歷史上張魯曾經統治的區域,這兩處佔據益州最高點,俯視西南方向廣袤的成都平原,易守難攻。

作為後世最著名的山城,巴郡地形險要,人口眾多,能將漢中完全遮掩於北方。

在後世山城一個市常駐人口就高達三千萬,在這個時代,亦同樣是天下有數的大郡,官方統計人口上百萬,加上氐人及豪強隱匿,或許人口能高達一百五十萬。

位居成都平原東北方向,居高臨下,巴郡將成為徵西將軍府圖謀益州的前沿重鎮。

後世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未定蜀已定的諺語。

面對懦弱的劉璋,張瑞謀算可以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派遣一支偏師逐步佔據整個巴蜀地區。

擁有整個巴蜀作為後方,就等於徵西將軍府擁有了一座巨大的糧倉,可以專注於統一戰事,而無需為後勤擔憂。

所以在趙嵩請求歸附後,徵西將軍府大軍沒有攜帶任何輜重,只帶了十五日糧草,就輕裝簡行向漢中疾速進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據漢中要地。

大軍出動之後,雙方細節方面的談判才慢慢展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