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練劍練氣(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瑞也極為滿意,王越這種劍術大師,在戰場上面對鐵騎長槊,或許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在近身護衛方面,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自己安全保障得以更進一步。
王越躊躇滿志的在長安安頓之後,立即便修書一封,送給了自己在洛陽的高徒史阿,邀其一同效力於徵西將軍府。
所以如今師徒二人皆在暖室內陪張瑞練習劍術。
相較於扶刀跨立在牆邊的一排雄壯親衛,王越與史阿的身形更加挺拔飄逸,也更符合張瑞心中的劍客形象。
練劍多是為了修身養性,雖然《漢書·藝文志》載有《劍道》三十八篇,詳細記載了劍術的擊劍要領。
但隨著鐵甲大規模普及,以及騎兵重要地位的提升,環首刀的劈砍效果成為殺敵手段,因此環首刀迅速取代了長劍的地位。
在教授張瑞劍術時,王越也是更注重練氣與修身,很少教導張瑞各種花裡胡哨的劍法。
練氣,是個曾經被妖魔化的名字。
但自從公元二零一零年,國家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召開全國健身氣功管理工作會議,全國三十一個省區市、西域生產建設兵團體育局和五個計劃單列市以及教育部、體育總局有關部門的代表參加會議後。氣功總算是被正名,成為一門科學,而非玄虛之事。
事實上在晉朝之前,氣功的發展還很正常,無論《皇帝內經》還是《素問》皆將其視為治病養身的一種手段。
直到晉朝以後,宗教在中國興盛起來了。宗教利用了氣功,把氣功神秘化了。本來氣功是練氣修德,很具體很實際,可是宗教化以後,就追求修煉成神、成仙、成佛了。
至少王越向張瑞講解劍法時,並沒有提到任何玄而又玄的事情。
在張瑞練劍、吐息片刻後,詳細的詢問道:“君侯練劍,可有感覺到腹鳴,指間酸、麻、漲、熱?”
張瑞點了點頭,說道:“有些許熱、漲感。”
王越回道:“此乃正常,擊劍使血脈變得柔和,有利於血液流通迴圈。”
“練劍,姿態提肛縮陰,腹實胸寬。有利於正脾臟,胸部緊張沉悶感下移至腹部,使腹部鬆弛而充實,肺部舒適,從而有利於調節呼吸。”
張瑞讚揚道:“劍術一道,的確有助於修身養性。自練劍之後,孤呼吸平緩,即便身處如此悶室,孤亦不覺胸悶氣短。氣溫燥熱,卻心靜自然涼,神清氣爽。”
這一點,張瑞尤為佩服。
即便前世,張瑞亦經常會胸悶氣短,尤其身處人群密集、狹小空間或者圖書館博物館這類空間中,通常都會會有悶、燥、暈。
有些人在這種環境中呼吸正常,心靜氣和。但張瑞就呼吸不暢,頭暈煩躁。
王越這段時間教導的練氣、練劍,的確使張瑞神定氣暢。
身體強健的好處是,即便在蔡琰床上,時間都悠長了許多。導致蔡琰不止一次的央求張瑞再納一房妻妾。
關於娶妻納妾,張瑞已經有了安排。
無論是蔡琰、甄宓都只是妾,但顯然徵西將軍府需要一位正妻。
這位正妻家族不能太過強盛,以免權傾朝政。但又必須有一定的實力,能幫張瑞穩固局勢,保持朝臣忠誠。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