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蛇不死,自遺其害。

若不能一戰將軻比能部覆滅,留下禍根,軻比能誓必會頻繁襲擾幷州。

對鮮卑之戰,可以晚,但不能緩。必須泰山壓頂,雷厲風行,斬草除根。

於是張瑞說道:“那便將對鮮卑戰事安排在明年三月之後。也趁這數月召集幷州胡族鐵騎,一同征伐幽州鮮卑。”

王凌贊同道:“君侯英明。合併州鮮卑、烏桓、匈奴三族,至少可匯聚兩萬鐵騎。以五萬鐵騎猛攻幽州鮮卑部落,軻比能部插翅難逃。”

年前最後一件大事算是成功定下,出兵規模、出兵日期皆已定下。

剩下事情只需交給各位參軍及軍隊五位將領便足夠,彼輩會規劃一份詳細的作戰方案。

張瑞問道:“可還有何事情需要廷議?”

幾位文臣對視一眼,皆沒什麼大事。

倒是武將中的張遼,起身說道:“君侯,某有一事需稟報。”

“哦?”張瑞笑著問道:“文遠竟有大事?且詳述。”

張遼回道:“數月以來,某一直總督幷州北疆戰事,致力於驅逐胡虜,收復郡縣。在本月,基本已收復定襄郡,可以派遣太守前往治理。”

定襄郡是處於雁門郡與雲中之間很小的一個郡國,只有五個縣。

之前被幾個小鮮卑部落佔領,從屬於左部鮮卑大人步度根。

長安叛亂之後,官府只誅賊首,從眾數萬苦力皆被遣送至雲中築城,以駐軍襲擾鮮卑牧場。

很顯然這幾個部落比較識趣,沒有在定襄硬抗徵幷州鐵騎。而是選擇了遵從幷州牧命令,向北遷往雲中。

收復郡縣,算是捷報。張瑞心情不錯,身軀向後一仰,望向眾人說道:“那便廷推一位定襄郡太守。”

廷推以吏部為主,會同五部中郎、五科給事中、內閣輔臣,及典廄令、工信司少尹、督察御史等人一同推舉出兩到三名官員,最後由張瑞圈選一人任命。

吏部前身即功曹,作為掌管人事升遷的重要職位,每一位功曹掾都深受張瑞器重。最早擔任功曹掾的是裴紹,作為第一位襄助孟縣政權的官員,裴紹擔任功曹掾乃是眾望所歸。

隨著勢力壯大,裴紹獨掌一郡,接替裴紹的是裴潛。

裴潛升任內閣輔臣後,如今掌管吏部的官員是王機。

王機出身首屆科考。

在首屆科考中脫穎而出的人才們,如今都已經身居高位。

榜首法家弟子劉勝擔任刑部中郎。榜眼王機則擔任了吏部中郎。

作為掌管人事升遷的吏部中郎,王機對徵西將軍府官員瞭如指掌。

立即開口推薦道:“某推舉民部政法司長丞衛覬,衛伯覦出任定襄郡太守。”

王機的推薦頓時令張瑞眼睛一亮。

果然勢力的壯大還是需要群策群力,若非王機提及,自己幾乎都已經忘記了這位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