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沉思了片刻,回道:“暫時無需擴大軍隊規模。諸夏鼎盛時有上千萬戶、六千萬人,難不成官府要徵兵一百三十萬?”

說道這裡,張瑞瞬間一頓。這不就是楊廣嗎?二十四衛大軍總集平壤,凡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二百萬,其饋運者倍之。

真真正正的府兵甲士上百萬,民夫饋運者數倍之。

隨著張瑞之言,審配、司馬芝皆是神情震撼,在此之前無人曾經想過真的能聚百萬鐵甲銳士。但府兵制卻真的提供了這種可能。

張瑞不得不止住審配的遐想,說道:“軍隊夠用即可。按規劃,近兩年內並無大型戰事,徵兵之議暫時延後。為民間、為百姓積蓄數年財富。”

平定涼州,需要的是精銳騎兵,確實用不上太多軍隊,將府庫資金投入鐵騎,增加鐵騎數量,改善鐵騎甲具,遠比招募一萬五千大軍更佳合理。因而審配便未繼續多言。

倒是司馬芝笑著說道:“主公仁善,自稅賦改制以來,民間財富倒的確逐年增加。”

“哦?作何解?”聞言,張瑞心情愉悅

“主公可還記得《詩經.七月》?早在春秋之時,我諸夏百姓便已深知按季種植,勤勞耕作。詩曰,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

張瑞點了點頭,《詩經》這一篇在之前選夏豆、冬麥時提過。

司馬芝乃繼續解釋道:“民部稅政司全年只七月徵收一次田稅。百姓其他月份所獲糧食盡歸其自家所有。據某所知,僅今歲種菽(即大豆),勤勞之百姓便皆有數十石收成。此外棗、葡、葵、粱之類各自不等。”

“善!如此則民間不缺糧矣。”張瑞笑著說道:“糧食既足,百姓還有何憂?”

顯然這一點,張瑞想的有些簡單了。

衣食住行,無一不是百姓需要奔波勞累的。

司馬芝說道:“如今民間所苦者嚴寒也。大雪連綿,百姓茅屋被壓塌者數以千計。”

提到這裡,張瑞神情一凜,不再為些許功績而洋洋得意。

漢末小冰河時期,溫度驟降,傷寒病疫嚴重、天災戰亂頻仍,任何一項都足以令百姓家破人亡。

於是張瑞吩咐道:“傳孤之令,命各地官員妥善賑濟災民。為百姓修繕房屋,給其布帛、薪柴。”

“再令各地官員撫卹孤寡殘疾,賜錢糧布油,年末前撫卹完成,統計造冊,歲歲如此。”

審配、司馬芝同時躬身行禮,讚道:“主公仁義。”

張瑞負手站在窗前,看著屋外飄揚的大雪,不由感慨,也不知道會凍死多少百姓。

除了凍死凍傷,大雪還帶來另一個災難。

常言道瑞雪兆豐年。

尤其徵西將軍府治下,普遍耕種冬小麥。大雪對冬小麥的影響最為明顯,歷經冬季這連綿不斷的大雪,明年小麥必然極度豐收。

難免會穀賤傷農。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