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苛刻條件(第1/2頁)
章節報錯
閻象的回答早在段文意料之中,之所以有此提議,不過是故意離間而已。
一位連對手都敬重的賢才,卻被己方君主所忽略,日後君臣當如何相處?
自此敬重有加,引以為心腹重臣,言聽計從?
看起來似乎很合理。
但卻不符合人性。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應該是惱羞成怒。
尤其那些位高權重,割據一方的諸侯,無不是心高氣傲之徒。
這種事情豈不是會顯得自己愚蠢無能,沒有識人之明?
袁術的心胸,不論怎麼看應該也是不如袁紹的。
袁紹歷史上不用田豐之計,導致兵敗官渡。袁紹軍既敗,獄卒都對田豐說:“君必見重。”
田豐則回道:“若軍有利,吾必全,今軍敗,吾其死矣。”
袁紹返回鄴城後,果然惱羞成怒,對謂左右眾臣說:“吾不用田豐言,果為所笑。”遂殺之。
這是人性最經典的例子。
作為君主,袁術從頭到尾目睹了段文言行,面容不動聲色。
待雙方入座後,袁術問道:“孟侯何意欲罷兵停戰?”
段文身軀筆挺,當即回道:“後將軍怕是有所誤會,吾主並未答應停戰。我三萬大軍隨時可以繼續猛攻宛城。我軍數次遣使,也皆是詢問後將軍可有停戰之請求?”
袁術冷哼一聲,回道:“我宛城中仍有大軍數萬,谷支十年,何須請求停戰?”
“那便告辭!吾等戰場上兵戈相見!”段文立即起身,平靜告辭。
袁術被氣的臉色鐵青,恨不得立即將段文趕出府邸。
所有南陽文武都能看得出段文只不過是一名粗魯行伍,並不善交際辭令,一切言行作為無非是挾徵西將軍府大勝之威而已。
此時放任其離開,最多令其回營被訓斥幾句。
但南陽的軍政要務卻要繼續糜爛,宛城被圍,導致後將軍威嚴有損,難保郡縣、豪強不會趁機叛亂。
更需要擔憂的是,名望掃地的後將軍,還能否折服孫堅。劉表在南部的寇略,要奪取南陽多少領土?
袁術還在思慮實力儲存與顏面意氣究竟哪個重要,閻象已經忍不住開口,對段文挽留道:“段中郎何必急於離去,不妨坐下交流一番,究竟如何才能雙方罷兵,使南陽、關中重歸於好,雙方軍民免受苦難。”
袁術面色鐵青,沒有出言反對,保持了沉默。
段文如此才大氣從容的坐回案席上,看向閻象,說道:“爾等擅起戰端,圍困武關,實乃惡劣至極。然吾主念生民之不易,恤南陽百姓生活之艱辛。故對爾等網開一面,只需爾等簽署一份協議,雙方就此罷兵。我軍所佔郡縣,盡數歸還。”
最後一句,令滿堂文武無不欣喜悅然。
以如今南陽戰力之凋敝,想從徵西將軍府手中奪回郡縣無疑是痴人說夢。此前所有人都以為和談是在預設宛城以西郡縣歸徵西將軍府所有的基礎上進行。
如今對方居然不圖一城一縣,甚至將所佔領的郡縣都歸還給南陽,實在是令人喜出望外。
即便袁術的臉色都緩和了許多,開口問道:“孟侯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