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名門子弟,倉皇求救(第1/2頁)
章節報錯
待拓跋虎領著婦人離去,黃忠朝其背影重重的吐了口唾沫,罵道:“小人得志。蒼天未開眼,竟將神技賜予如此奸人。”
徐榮負手而立,笑著說道:“某倒是期望這種卑鄙小人能多一些,滿足其欲便能投效關中,助力我大軍如虎添翼。能得此十人,便能早一年結束戰亂。”
這點黃忠倒是認同,有十名這種等級的工匠,徵西將軍府武備,將精良至讓人驚歎的地步,足以迅速掃平天下諸侯。
況且如今天下大亂,死難百姓數以百萬計,夫妻相食的事情每日都在發生,僅南陽此戰便死傷軍民百姓便多達數萬,黃忠憤慨一句後便不再感嘆。
徵西將軍府麾下大將性格各不相同,如錦衣衛都指揮使趙雲則仁義謙恭,中郎將高順則威嚴清白,張遼則驍烈剛毅,段文則慷慨弘毅。若統領鐵騎的是這幾位中郎將,今日南陽必然會減少許多罪惡。
但五位中郎將與內閣還是一致推選了徐榮領鐵騎劫掠南陽,便是看中徐榮的鐵血與冷漠。
出身西涼軍的徐榮,無疑沾染了西涼軍殘暴冷酷的風格,歷史上徐榮大敗孫堅,生擒潁川太守李旻,將其活烹。
正是因為這種性格,在劫掠南陽時才能做的更徹底,繳獲更加豐厚。
換趙雲、張遼統兵,適才必然會毫不猶豫的拒絕拓跋虎要求,因而會引起拓跋虎怨憤,與五百長槊失之交臂。
徐榮顯然做的更殘酷,更淋漓盡致,滿足了兩名人才的要求後,立即心如鐵石的望向餘下鐵官說道:“繼續書寫能工巧匠性命。與眾不同者,這三具屍骸便是下場。”
很快下一名工匠的姓名被寫出,冶鐵李適。
閻柔找到李適資料,誦讀道:“李適,善鍛精金良鐵,憑此所造長劍,十數年不腐不鏽,長劍永不彎曲,能自復其形,謂為神技。”
永不彎曲?徐榮訝異,親手試驗了一番長劍。長劍抵在鐵甲上,扭曲近九十度,但卸力之後,劍刃立即反彈平直。詳細打量,長劍依舊鋒利筆直,形態絲毫未改。
這簡直突破了眾人認知常理,因為金屬具有極強的塑形性,一把劍如果被砸彎曲,必須要回爐精細鍛打,才能恢復筆直。
就像鋼筋,如果強力將鋼筋兩端擰到一處,變成一個圓形,鋼筋絕不會瞬間反彈,變成一條筆直的長棍。
而眼前長劍確實做到了永不彎曲。
徐榮驚歎不已,立即派人將其找出,妥善護衛。
隨後一眾鐵官又陸續寫出十餘個姓名。
鍛甲徐瑋,擅長鍛造甲片,一日所造甲片,足供數十人串聯,將其製為鎧甲。
善農李鮑,擅長製作農具,所作鋤頭、鐮刀堅固耐用,百姓數年無需修繕。
力士張重十,擅長掄錘,每次錘鍊,力度相同,有其掄錘,鍛造速度可增數倍。
這些人看起來不像奇人異士,其技藝也樸實無華,但卻都是能切實提高產能的實用技藝。是徵西將軍府最歡迎的一類人才。
在天亮之前,徐榮又從一眾鐵官手中逼問出三百餘名能供巧匠的姓名。
其中或擅長鍛刀造劍,或能制強弓硬弩,或能打造各種攻防器械、井欄衝車床弩,亦有人會製作馬槊、斧鉞等各種利器,不一而足。
可謂是將南陽巧匠中的精英一網打盡。
此外鐵官作坊內,鐵騎還繳獲了兩千餘套鐵甲,五千餘強弓,二十餘萬羽箭,極大的充實了鐵騎的武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