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陳簡投降,南陽軍崩潰(第1/2頁)
章節報錯
面對紀靈的暴跳如雷,雷薄煩躁不已,大吼道:“難道某不知曉?軍情如此,能奈若何?若是白日撤退,關西鐵騎甚至無需吶喊,只在一旁虎視眈眈,吾等便將被凍死於冰天雪地當中!”
“幹他老母!這奇蠢無比之軍令!”紀靈怒吼。
此時此刻,眾人已無心關注紀靈是否惡意侮辱主公。
能成功活著逃離武關,再思考其他事情吧。
撤離之艱難,除了因為自家主公的胡亂指揮外,還與徵西將軍府強悍無比的鐵騎息息相關。
關西鐵騎,肆意遊蕩於南陽大營周圍,密切監視著南陽大軍的一舉一動。數萬大軍行動,規模浩大,想逃過關西斥候偵察,絕無絲毫可能。
最終還是張勳發揚大將之風,部署了一個較為穩妥的方案。
說道:“若欲三萬大軍神不知鬼不覺撤離武關,乃是異想天開。必須壯士斷腕,以顧全大局。明日某將派遣全部鐵騎,外出絞殺徵西將軍府騎兵斥候,以封鎖敵軍眼線。”
“而後,需有人率部殿後,猛攻武關以吸引敵軍注意,以免敵軍發現我軍正在陸續撤離。”
“諸君,何人願引軍殿後?”
紀靈、陳簡、雷薄三人同時沉默,此時此刻留下殿後,無疑是九死一生。
以徵西將軍府大軍之戰力,數萬人發起猛攻,南陽軍絕對抵擋不住。
橋蕤所部萬人的覆滅,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論驍勇善戰,荊州士卒確實不如關西雄師。
張勳目光在三將中間巡視許久,紀靈與雷薄皆暴跳如雷,唯有陳簡一直臉色陰沉,默然不語,有良將之風。
張勳便起身走到陳簡面前,躬身一拜,說道:“非將軍無以安時局,請君率部作為殿軍,如何?”
陳簡臉色陰鬱,說道:“以五千弱旅而當關西數萬雄師,某亦不敢斷言能做到全軍敗而不潰,退而不亂。”
雷薄與陳簡關係密切,立即插嘴說道:“軍情危急至此,又非吾等之過錯!能迷惑敵軍誠善,若事有不順,便及時抽身而退!何人有顏面埋怨?”
這等於是直言勸陳簡若軍情緊急,便棄軍而逃。
若是平日裡,張勳絕不會容忍這等擾亂軍心之言。
但南陽大軍如今被自家主公指揮的一片混亂,陷入險境,還談何士氣。
因而張勳只當並未聽懂雷薄之言,充耳不聞。
但張勳顯然看錯了陳簡。所謂吠犬不咬人,瘋狂叫囂者,往往只是徒有其表。真正能做出兇狠決斷的,往往是陳簡這種沉默陰鬱之人。
歷史上陳簡便未曾對袁術忠貞不二,曾主動背叛袁術落草於潛山。
建安四年(199年),袁術為曹操所擊敗,想要往潛山投靠舊部陳簡,卻為陳簡所拒。
袁術敗死後,陳簡與雷緒、梅乾等人聚眾數萬在江淮一帶擄掠。建安十四年(209年),陳簡、梅成再次以氐六縣反叛曹操。曹操便派于禁、臧霸等討伐梅成,派張遼督張郃、牛蓋等討伐陳簡。
這種沉默、陰狠之人,才會真正做出叛亂的決定。
在陳簡擔任殿軍後,張勳又詳細規劃了各路大軍的撤離路線。紀靈所部傷亡慘重,為前軍,率先離去。張勳所部主力一萬五千人隨後為中軍,雷薄五千人最後離營,為後軍。
次日拂曉,雄壯的鼓聲便響徹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