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感慨一聲,自己這也是為了勢力昌盛呀,不得不犧牲自己美色。

至於高順,要怪只能怪,你沒有一位腰細腿長的絕色妹妹吧。

隨後張瑞吩咐道:“遷趙雲為錦衣衛都指揮使,遷司市監劉勝為錦衣衛北鎮撫司指揮使。”

劉勝以法家高才的身份被張瑞欽點為科考首屆狀元,其主張的“法無禁止即可行,法無授權不可為”深得張瑞之心。

任命其為主管逮捕、偵訊、行刑、處決的北鎮撫司指揮使,便是期望其能恪守錦衣衛律法,依律辦事。

“遷民部中郎審配為督察院左督御史。升傅巽為左副督御史,升郗慮為錦衣衛南鎮撫司指揮使。受命之日,宜速建曹司,以為後用。”

如今監察制度已成,是張瑞該履行當初承諾之時,對傅巽、郗慮皆有所回報。二人如今全部位居監察高位,可謂位高權重。

而以審配的性格,張瑞一向認為其適合做監察而不適合管政務。

督察院與錦衣衛不同,其只有監察之權,而無緝捕偵訊,行刑處決之權。

可以發揮審配忠烈慷慨的性格,又避免其擅自緝捕官員。不會出現歷史上官渡之戰前線戰事激烈,審配在後方羈押許攸家屬的慘烈情況。

如今張瑞手下人才頗多,其中甚至不乏既廉且賢者。

審配轉任督察御史後,民部中郎一職便有所空缺。

這個職位管倉儲、稅收,乃是徵西將軍府賴以昌盛繁榮的根本。

張瑞審慎任命,最終決定派遣司馬芝出任民部中郎。

司馬芝出身河內司馬家,聲名不如司馬朗,但才幹卻被認為實在司馬朗之上。

司馬朗乃是曹魏六位最精達事機,威恩兼著,能肅齊萬里的刺史之一。

才能甚至在司馬朗之上的司馬芝也的確政績斐然。歷史上其施政抑制豪強,扶持貧弱,依法施政,秉公執法,重視農桑。

無一不符合張瑞心意。由其來主持民部政務,首先不用擔心其違法收稅,其次又能盯緊豪族,將兩稅法落實到豪族身上。

各司官吏皆已到齊,可以籌建曹司,施行政務。唯有被任命為錦衣衛都指揮使的趙雲如今尚在涼州。

被張瑞所念的趙雲,此刻正在涼州風塵僕僕的行軍。

當三萬大軍沿涇水西進涼州,大軍彷彿再次重現數百年前漢軍收復河西走廊的一幕。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形象的描述了大軍一路開拔挺進的風景。

進入涼州,胡風遍地,羌族、氐族的部落隨處可見,而倖存的漢室百姓亦被胡風影響,爭強好鬥,皆習弓馬,不習文教,生產荒廢。

蘇則傳中記載,因羌族、漢民暴亂,又有豪強勢力推波助瀾,涼州混亂不堪,百姓或死喪流亡,或竄戎狄,或陷寇亂,及蘇則出任金城郡太守,全郡戶不滿五百。

蘇則不得不靠分糧穩定民心,逐漸恢復生產。

蘇則因而成為與杜畿齊名的能吏。被評價為:昔杜畿寬惠,河東無警;蘇則分糧,金城克復。

這背後是涼州生民百不存一的真實慘狀。

張瑞派徐榮、趙雲聯合關中諸將組建三萬聯軍返回涼州,就是要一改這胡風遍地的局面。

既然漢風衰弱,那殺的胡風盡滅,漢風不就相對昌盛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