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戰涼州,尤其是如今千里無人煙,生民百不餘一的涼州。

騎兵是重中之重。可以說騎兵的多寡,直接決定了戰爭的走向與勝負。

好在無論是徵西將軍府還是關中諸將,皆以騎兵眾多而著稱於世。

尤其徵西將軍府一戰克滅匈奴,戰馬多達三萬餘匹。

三萬匹戰馬,雖然相較於盛唐時期僅官府手中戰馬便六十餘萬匹的恐怖數字,徵西將軍府這點存量,簡直不值一提。

但也已經足夠徵西大軍發動一場奇襲。為騎兵人盡配備兩匹戰馬,此外還每騎配備一匹馱馬,裝載甲冑、物資。

收復涼州的三萬大軍中,徵西將軍府出兵一萬,騎兵六千。關中諸將共出兵兩萬,騎兵四千。

大軍沿涇水西上,走出三輔,分兵兩路,風格便驟然變得截然相反。

徐榮領了兩萬步卒,旌旗招展,鼓號震天,但進軍速度極慢。

一日行進僅二十餘里。

用關中諸將的話說,這就算是一位大家千金郊遊,也走贏徐榮了。

任軍中流言漫天,徐榮依舊我行我素。按其所言,似乎這河西走廊當中,每一個角落裡都藏有難以計數的胡人。

沿著涇水慢悠悠的行軍,路過一道河谷,一片森林,都必定會派兵前去清掃一番。

就差沒有掀開每一塊石頭看看,下面有沒有隱藏一個羌人、氐人部落了。

這麼大張旗鼓的行軍,肆意張揚的翻找。導致就算是安定郡最偏遠山溝裡的羌人、氐人都知道漢室一支規模浩大的軍隊開進涼州了,勢必要掃清涼州境內的每一個異族部落。

於是羌人、氐人部落中的老少爺們兒在剛擊敗漢軍休養了一年的時間後,再一次拿起了骨朵、刀槍、弓箭,匯聚到一起,準備趕走這些“侵略者”,守衛自己剛剛奪下的“家園”。

羌人與涼州豪強的合作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這一次羌人再次找到了西涼名士,漢人豪傑,韓遂。

誠感謝三輔聯軍的主將是個白痴,韓遂兩萬大軍都已經從金城郡一路開赴至安定郡了。三輔聯軍還在安定郡邊境晃悠,沿涇河西進不足百里。

與這兩萬步兵截然相反的是,趙雲所率一萬鐵騎,一路狂飆猛進,向北進入北地郡後,斥候就再也找不到彼輩的身影。

除了趙雲,對戰雙方誰也不知道這支鐵騎究竟身在何方。甚至斥候詢問北地的胡人部落,也得不到確切答覆。

不要太強求人的記憶,究竟是七天前還是八天前聽過一陣密集的馬蹄聲,沒人能確切記清。甚至許多部落都不確定附近是否有這麼一支騎兵。

斥候沿途向西探察,又有無數牧民言之鑿鑿,若有上萬騎兵從附近經過,馬蹄聲便如雷霆一般。自己不可能沒有察覺。

斥候簡直恨不得罵娘,活見鬼了,就在眾目睽睽之下,那麼大,確認存在的那麼大一支騎兵,他消失不見了!

一連在北地郡境內追查近十天,斥候們本來確信無誤的情報,到如今也開始自我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