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躬耕田畝(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張瑞的疑惑,楊修給出了詳細解釋說道:“司馬公不慕榮華,曾言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為奇?雖有竊秦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也!”
“據某所知,司馬公如今躬耕于田畝,治田百畝,蓄彘三頭,雞十餘,親採桑葉以養蠶。凡此種種蓄養墾殖,種桑養蠶皆主公治下鼓勵之行,司馬公足以自持,憑己供養全家,乃移居於主公治下。”
關於躬耕于田畝,歷史上不乏記載。最出名的當然是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諸葛丞相曾言自己躬耕於南******體情況可能存疑,但司馬徽的躬耕田畝記載的實在是太詳細了。
龐統年輕時聲名不顯,聞司馬徽之名不遠兩千裡前往拜見,正逢司馬徽在桑樹上採桑葉。於是龐統出言譏諷:“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執絲婦之事?”
司馬徽採桑樹上與其交談,不分晝夜。司馬徽由是驚奇龐統之才,稱龐統為南州名士之首。龐統自此聞名天下。
劉表之子劉琮拜訪司馬徽,適逢司馬徽躬耕于田畝之中,隨從便問:“司馬君在耶?”司馬徽答:“我是也。”隨從見徽衣裝簡陋,罵:“死庸。將軍諸郎欲求見司馬君,汝何家田奴,而自稱是耶!”司馬徽只好回家,梳好頭,帶好頭巾,穿好上衣後再來見劉琮。
隨從看見司馬徽還是原來的老翁,驚恐地告訴劉琮。劉琮起身向司馬徽叩頭,並向司馬徽道歉。
此外還有推豬與人、臨蠶借簇等諸多關於養豬、養蠶的典故。
這無疑是一位真正親自參與耕作蓄養的名士,完美演繹了何為且耕且讀。
對方不好美宅、肥馬,不慕榮華、侍女,著實令人敬佩。
尤其身為男人,竟然不好女色,僅這一點,就足以令張瑞驚為天人。
張瑞吩咐道:“以孤名義贈其油一甕,肉十斤,糧一石。再贈與書籍百冊。詢問其是否有意入長安學院教書育人。”
談到書籍,張瑞轉而問道:“如今雕版印刷術見效如何?”
楊修答道:“遵主公之意,官府首印《孝經》、《春秋》、《九章算術》、《梳律》、《武經總要》五書,各已制書上萬冊。以一書十錢之價出售,得錢四十餘萬。”
上萬冊,聽起來不少,張瑞卻並不滿意。
自己治下百姓四十餘萬戶,想令家家戶戶皆有藏書,還需要數年才能竟全功。
張瑞便吩咐道:“印刷之術,事關文教大業,造福諸夏千古,無需吝嗇。令科學院增加人手,加印書籍。在普及所定五書之後,有關數算書籍,皆雕版印刷,其他學派經典《商君書》、《道德經》亦廣而印製。孤之所願,百家爭鳴,文明璀璨!”
“諾!”
隨後二人又將話題談回賢才,楊修說道:“除黃漢升之外,尚有一位賢才亦為主公所徵,乃是遼東人公孫度。”
張瑞倒吸一口冷氣,還真一封信將公孫度徵辟到關中了?那遼東怎麼辦?
沒有公孫度鎮守遼東,東征高句驪,西征烏丸,威震海外,帝國北疆怕不是要一片糜爛?
張瑞再次感受到自己對漢末局勢產生的巨大蝴蝶效應。
歷史有其巨大的慣性,也有其偶然之處。都說時勢造英雄,但在公孫度身上卻不盡然。這位諸侯硬是演繹成了英雄造時勢。換一位遼東太守,未必便有公孫度的膽氣,割據一方,東征西討,使遼東變成一片亂世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