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薊侯北歸,太原水利(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中三萬聯軍沿涇水西進之時,張瑞亦終於在長安等來了來自河內的官員。
代行河內太守事的官員是蓋勳,這位因浩然正氣而名揚四海的官員鹹得州郡信服。
由其管理河內政務,士紳百姓盡皆歡慶,尤其世家豪族,無需擔心被迫害,政治清明遠超王匡之時。
中郎將高順、校尉郭淮、韓浩等將校率軍兩萬餘大軍日徵夜戰,驅逐境內黑山軍,剿滅強梁匪寇。
官府又改革稅務,免除大量苛捐雜稅,百姓生活日漸改善。
雖值亂世,但經過一眾文臣武將的悉心治理,河內儼然一副海清河晏氣象。遠遠好過年前漢室治下情形,內有山賊劫掠,外有強梁壓境。郡府目無法紀,迫害大族,縣府貪汙腐敗,橫徵暴斂。
因而張瑞統治河內雖然名不正言不順,需要借用蓋勳賢者聲名來堵悠悠眾口,但卻著實得百姓士紳擁護。
蓋勳抵達之後,張瑞立即召集所有官吏,準備召開秋收會議。
在等待眾官員抵達期間,蓋勳與張瑞對面而坐,遞上一卷竹簡,說道:“君侯,薊侯託某帶來一封書信。本月其已率軍返回幽州。”
張瑞立即開啟竹簡,上面是公孫瓚筆力蒼勁的字跡。
“孟侯足下,瓚伏地再拜白,起居毋恙,久闊不相見。瓚軍糧已盡,將反幽州。與君會日雖短,深感意氣相投。聞君已破匈奴,瓚深慕嘆,願有一日能執矛戈與君同驅胡虜。天下亂相已是,宜早作圖謀,共成王霸業。蒙君款待數月,無以為報,留有幽州突騎兩千助君克滅董賊。瓚伏地再拜再拜。”
張瑞頗為感動,公孫瓚竟然捨得再留兩千突騎給自己。雖說現在劉虞還未削公孫瓚之權,幽州軍兵盡歸公孫瓚所屬。但這也顯得極為慷慨大度。
要知道幽州突騎之精銳在東漢時期達到鼎盛,赫赫有名的大魔導師、漢光武皇帝劉秀就是以幽州突騎為天下強兵,橫掃天下。
面對公孫瓚的慷慨相助,張瑞關切的問道:“薊侯離去時蓋府君可曾替孤回禮?”
蓋勳點頭,說道:“恐傳信有所遷延,某便自作主張,替君侯回禮一番。贈薊侯黃金三千斤,糧草五萬石,綾、錦、絹、絲共計四十萬匹。”
張瑞嘆了口氣,說道:“何其薄也!恐有負薊侯之義,遭幽州將士恥笑。”
不過這也怨不得蓋勳,軍政分離,如戰馬、鐵甲一類物資全由兵曹管理,沒有批示,蓋勳也調不出去。能送這麼多物資已是蓋勳權力下的極限。
蓋勳寬慰道:“薊侯豪氣沖天,豈會斤斤計較禮尚往來之價?且幽州苦寒,贈布匹四十萬,能為士卒增添十萬新衣以過嚴冬,未嘗便弱於贈鐵甲、戰馬。”
聞言張瑞稍稍舒心,打定主意日後對公孫瓚定要再有所補償。
錄事參軍趙豐走近,輕聲問道:“主公,諸郡守相官員皆已到齊,是否議事?”
張瑞起身,說道:“孤這便過去。”
因為與會人數較少,便安排在一座不大的房間內。
張瑞走進房間,眾人立即起身,拜道:“恭問主公金安。”
房間內皆是府中資歷深厚、顯赫的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