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出兵一萬,西聚諸侯(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到這裡,賈詡面有榮光,笑著答道:“苦練三月,已堪一用。”
上次檢閱,士兵已經訓練有素,如臂使指。如今就只差上戰場刀槍見血,生死錘鍊一番了。
張瑞便下達決議,說道:“令中郎將徐榮為主帥,校尉趙雲為副,領兵一萬沿涇水西進,克復隴山。”
“再遣使往左馮翊、右扶風召集關中諸將共同出兵,克取安定、北地兩郡。”
透過共取涼州郡縣使關中諸將同仇敵愾,共同出兵打擊韓遂,看似徵西將軍府並無所得,但是卻成功分化了西涼諸侯。使關中諸將矛鋒向西指向韓遂,而不是十餘萬鋒芒全部指向長安。
在削弱一群匪寇的同時,也借其手消滅了大量的蠻夷部落。可謂一舉多得。
在分化西涼諸將後,張瑞再次將目光看向左馮翊,這應該是當今天下最肥沃的土地了,卻在關中諸將手中荒廢。張瑞眼饞不已,乃問道:“左馮翊鄭國渠所覆蓋之地當如何取之?”
賈詡勸道:“主公,或應暫時忍耐。取左馮翊諸縣,極易引起關中諸將警惕。”
張瑞眉頭緊蹙,還是不甘心。在左馮翊境內若能開墾出鄭國渠覆蓋之良田百萬畝。每年便可多得糧近八百萬石。十稅其三,官府能得糧兩百餘萬石。兩百萬石糧食,足夠袁術買通呂布十回。足夠張瑞麾下所有官員、工匠、教習開支一整年。足夠養活二十萬百姓,亦足夠十萬大軍血戰一年,打半場漢中之戰。
民間亦能得糧五百餘萬石,極大增加民間財富,促使關中富庶。
“難道便毫無辦法?任由鄭國渠荒廢?”
一眾文武冥思苦想。任由鄭國渠荒廢,不僅張瑞心中不甘,一眾能臣亦頗為不捨。
良久無人發言,屋內一片寂靜。
過了許久,竟是一位武將起身,說道:“某有一想,然為武臣不宜參政,只望能為諸君有所啟迪。。”
眾人立即尋聲望去,發言者丰神俊秀,氣宇軒昂。
竟是前來領將令、兵符的翊軍校尉趙雲。
張瑞眼神一亮,對這位在武侯祠身處武將佇列,卻身穿文臣袍的名將,頗有厚望。
歷史上趙雲在劉備麾下屢屢有輔政之言。最出名的當屬攻破成都後,以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典故反對將成都田宅分與諸將,而是主張還財產與百姓,以安民心。以及後來反對劉備伐吳。
後世有人質疑趙雲的軍略能力,卻從無人質疑趙雲的政治眼光。
於是張瑞說道:“子龍便只提一想法,用與不用乃文臣之事。不計功過,但言無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