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貿易荊州,笑談冢中枯骨(第1/2頁)
章節報錯
想到冀州,張瑞不由的想到了韓馥。
王羽前往冀州已有數月,即便事有坎坷,如今亦應有結果了。
便問道:“王羽出使冀州可還順利?”
這種雜事,一般由從事負責記錄程序,隨時為主君解憂。
楊修乃回道:“主公,王從事曾三次回信,言已略見成效。只是韓馥性恇怯又量狹隘。只願出糧十萬石以購紙張,毫無諸侯氣度。王從事正試圖遊說冀州名士田豐,勸其廣興文教,廣造書籍。田豐天姿朅傑,權略多奇,對以糧換紙之議,頗為意動。”
聽聞田豐之名,張瑞心中讚許。這才是當世英傑,能看出造紙術對推廣文教的巨大意義。可惜韓馥不能用之。
既然明修棧道不成,那隻得暗度陳倉了。
韓馥的目光淺薄,令張瑞失望,便問道:“上雒令甄堯聯絡清河國比曹掾朱漢情況如何?”
“已大獲全功。適逢秋收,朱漢作為比曹掾將隱匿部分稅賦,再清理倉庫存糧。僅首批販賣之糧,便多達五十萬石!如今甄氏正在重金賄賂麴義,開啟郡境。”
“五十萬石?”張瑞笑容洋溢。
清河國乃是僅次於渤海的大郡,人口十二萬戶,七十六萬人。因為豪強隱匿戶籍、田籍,人口肯定遠超此數。估計人口亦在百萬左右。
以漢室的橫徵暴斂程度,每年納稅三百萬石至五百萬石,不在話下。
朱漢首批便敢授給甄氏五十萬石糧食,日後交集密切了,恐怕百萬石亦不在話下。
其膽量氣度,無疑遠超韓馥無數。
與其交易數次,就足以極大緩解關西窘困。
張瑞於是吩咐道:“令裴儉、徐晃、張繡率精銳步騎五千至河內待命,一旦買通麴義。即刻隨水師東進高唐渡,押送糧草。”
“諾!”
楊修又說道:“此外,從事中郎郭安與荊州刺史劉表使節鄧羲往返數次,已達成貿易約定。民部官吏造冊成文,需主公審視。”
鄧羲是劉表麾下治中從事。治中即主眾曹文書,居中治事之意。
雖不及別駕從事,但亦是位高權重,張瑞見過其數面。
如今鄧羲即將離去,張瑞於情於理都應該宴請其一番,便吩咐道:“設宴,孤為鄧治中送行。”
鄧羲人在長安與民部官員商議具體貿易內容,抵達避暑莊園還需一段時間。張瑞便趁著等待的時間,瞭解了一下貿易內容,懶得翻看冊文,直接對楊修問道:“荊州以何與孤交易?”
“荊州刺史劉表欲求皮甲五萬套,長矛十萬根,環首刀十萬柄,櫓盾三萬張。此外更求戰馬兩千匹。”
張瑞訝異了瞬間。郭嘉罵劉表為坐談客耳,張瑞暫時不知其原因。
但僅觀劉表如今所購甲具,著實算得上是雄心壯志,與韓馥完全不同。
五萬套皮甲,十萬長矛、戰刀,以荊州之富庶,可以輕鬆拉出五萬大軍。這哪有一絲座談客的表現。
歷史上劉表單騎入宜城,從而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後常抗曹操,策反益州將領甘寧、沈彌,染指益州,又與交州連年交戰。平心而論算的上是一位野心勃勃的諸侯。
若非其病死襄陽,荊州絕不會輕易投降曹操。
尤其劉表還欲求戰馬兩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