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再溫順,夷狄亦不與諸夏同心。

只有將其徹底轉變為諸夏族裔,血肉融合,才能避免胡虜禍患。

張瑞是很欣賞大棒興國的。

諸夏男子多取氐人女子為妻,不用幾代就能將其融合於諸夏族中。

但與此同時,官府亦要消滅其語言,滅絕其文字,杜絕其一切風俗習慣,淡化氐人的民族印記,大力推進漢化改革。

張瑞坐在原地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傳令馬超,令其區分對待羌、氐兩族。羌人多樹威,以殺伐羌族族人為主,羈縻籠絡其族中貴族、族長為輔。氐人多懷德,籠絡其普通百姓,盡誅其酋長,遷其子民進入關中。”

又對賈詡吩咐道:“氐人與我諸夏皆善農耕,可試將其同化。禁絕氐人一切淫祀、習俗、文字、乃至語言。移風易俗,推行漢化,使其用我諸夏語言、文字,享我諸夏風俗佳節。為此,不惜殺戮氐人族中年老者。使年輕氐人不知氐人傳統習俗為何。”

對於移風易俗有沒有效果,張瑞最有發言權。

後世的年輕人離開農村,住到城裡,就對許多傳統民風習俗失去了認知。

二十四節氣,少有年輕人能背全。更別提每個節氣都有什麼習俗。

只要能杜絕氐人習俗十年,氐人身上的印記就會逐漸消失。

就算失敗了,也不過是再造一個前秦、苻堅而已。

前秦之所以能建立偉業,就是因為極度推崇漢化改革,重視教育,提倡禮教。

甚至一代雄主苻堅更心懷“混一六合,以濟蒼生”之志,重視文教,廣施仁政,打壓豪強,減刑免租,撫卹鰥寡,從諫如流,畢生以消除民族矛盾為己任。在南征北戰的過程中,未有一次屠城暴行。

以關中長安為霸業之基的苻堅一切作為都與張瑞十分相似。

唯一的不同在於,苻堅開創偉業時,世族已經在幾十年前透過九品中正制建立了世家門閥制度。所以苻堅所面臨的壓力遠遠超過張瑞數倍。

但苻堅極度推崇漢化改革,使氐人、羌人大量融合於諸夏當中的成功舉措,無疑是張瑞可以大膽借鑑的經驗。

從三國到前秦,中間只差了區區數十年,豪強、胡虜的危害,並未有太大不同。

如今漢室四百年威嚴猶在,一漢當五胡的自信猶存。

由諸夏推行氐人的漢化改革,只會更加順利,更加容易。

“對歸化氐人需一視同仁,廣施賑濟。”

“諾!”

賈詡離去不久,民部中郎審配興高采烈的走到張瑞面前,說道:“為主公拜賀!此前主公親自所施政務本月終見成效!治下官員、百姓無不沸騰,皆奔走而趨之。”

張瑞著實愣了一下。

自己一向不理政務,安心扮演一位負手而立為麾下文武指明方向的英主。

什麼時候親自過問過一份政務。還大收成效?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