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張瑞驚訝出聲。

所謂“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搖雲鬢佩鳴璫,渚風江草又清香。不為遠山凝翠黛,只應含恨向斜陽,碧桃花謝憶劉郎。”

淘金雖自古有之,但素來充滿浪漫與希望,象徵著財富與積累。

怎麼看也與賑濟一群災民毫無聯絡。

裴潛笑著解釋道:“各豪族在新安縣境內設定粥篷,同時派遣族人詳細記錄每名流民詳情。”

“普通百姓便納為力士,發薪酬、糧食,聘其參與興修長安。”

張瑞點頭,這早在幕府意料之中。數十萬百姓流落京兆尹境內,豪強必然會趁機吸血扒皮,大肆透過青壯勞力斂財。官府亦實現以工代賑,算是豪族、百姓、官府三方獲利。

但這與淘金何關?

裴潛笑著說道:“主公可知長安境內,一名技藝嫻熟之匠人,日酬幾何?”

“幾何?”

“織綾婦人日酬二十錢,織錦婦女日酬二十二錢,織絲綢者,日酬三十錢。”

“東市粟米旱災前一石二百二錢,羊肉一斤十六錢。如今旱災雖至,粟米亦不過一石三百五十錢。一名婦女一日所得便能買羊肉一斤,粟米半鬥,足全家數日之用。”

“而青壯男子薪酬更高,能冶鐵、制瓷、造漆者,日酬或高達五十錢。”

“五十錢,一月便是一千五百錢,一年便是一萬八千錢,抵黃金一斤。而這還僅是最普通匠人。其中技藝高超者,數倍於此。不乏有年獲十萬者。”

張瑞大概猜出來淘金乃是何意了。

裴潛笑著說道:“豪族於新安提前接納流民,只需偶得有一技之長者,便一年能省錢近萬。若氣運皆佳,遇一匠人大師,一年便省錢近十萬。此輩無需過多,能得百人,便可省錢千萬。可不是等同閉眼拾金。”

洛陽乃是京師所在,承平歲月中,有太多技藝高超的匠人居住於洛陽城中。

如今遭逢離亂,紛紛出逃。豪族想聚齊百名技藝高超的匠人並非難事,只要能稍微大膽一點,粥篷比其他豪族更靠近函谷關數里。

“百姓為豪族所獲,可有隱藏戶籍?”

裴潛答道:“主公且放心,彼輩從湖縣以東進入關中必經潼關。軍兵官吏皆在潼關嚴格篩查,必不會有人能夠瞞天過海。”

張瑞雖然不待見豪族,但卻不會刻意歧視。既然對方恪守法紀,便沒有再多加理會。

問道:“豪族竟如此大方,莫非尋到新商路?”

此乃審配主管之事,審配便點頭回道:“主公明鑑。關中諸將日前曾與韓遂大戰於安定郡,聯軍大勝。右扶風諸將奪取安定,左馮翊諸將奪取北地郡,韓遂退回金城。涼州北線由是平靖。豪商們打關中三輔旗號,可一路經北線出西域。”

“途中塞外諸羌、西涼諸侯、倖存漢民與西域異國,皆會大肆採購手工製品。豪族所賺除戰馬便是金銀,利潤驚人。”

張瑞訝然,問道:“羌族與漢室征戰百年,亦願與漢商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