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決裂袁紹(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於立劉虞為帝,張瑞當然是萬般贊同。
此舉能極大動搖漢室權威,使豪俠俊傑紛紛擇主投靠,以成偉業,取漢室而代之。
袁紹、張瑞這種實力雄厚的野心家,最容易趁機收攏俊才。
只是問題在於,劉虞並不像二人一樣,野心勃勃,反倒對漢室忠心耿耿。
知道結果的張瑞當然不會與袁紹一同撞個頭破血流。
更何況擁立劉虞雖好,卻與張瑞清君側的口號發生極大衝突。更與荀彧理念相悖。
張瑞只得義正言辭的說道:“奸臣乘釁,蕩覆王室,英雄奮節,天下響應者,義也。今袁紹為盟主,因權專利,將自生亂,是復有一董卓也。”
“荀君且以此言,原話奉與袁紹!”
荀諶臉色微變,徵西將軍此言幾乎是欲與袁車騎決裂。
一旦此言傳出去,天下諸侯將紛紛矚目觀望。
鷹揚將軍乃是首倡義兵之人,亦是誅殺董賊最堅決、激進之人。其一言一行都影響天下英雄對討董之事的態度。
若雙方因另立新帝而分道揚鑣,將導致天下豪傑紛紛關注,審視二者忠義之別。
若能成功立劉虞為帝則袁車騎將一躍成為匡世濟難之賢臣,名望天下無雙。
但倘若失敗,則徵西將軍名望大漲,被天下豪傑認定為忠義奮發之英雄,便如當初袁車騎拔刀怒斥董卓之舉,獲海內之望。
關於結局如何,荀諶不敢斷言,只能留待袁車騎自行決斷。乃起身告辭,說道:“必將徵西將軍所言轉告袁車騎!”
轉不轉告袁紹,其實張瑞並不在意,關鍵是要將這話轉告給荀彧。
讓荀彧看到自己忠義奮節、維持獻帝的政治規劃。
隨後張瑞親自起身將荀諶送出房間,笑著說道:“孤派使節攜帶聘書與薄禮,與荀君一同返回冀州,望荀君能及時引薦於文若處。”
因為此前有所談及,荀諶並未以為意,只以為是尋常引薦,很淡然的說道:“請君侯安心,諶必盡心為之。”
“善!”張瑞笑著撫掌,說道:“荀君正人君子,言出必行,孤無憂矣。”
隨著張瑞的掌聲,使節、僕從與一輛輛馬車停至府前。
荀諶頓時瞪大了雙眼,指著眼前車水馬龍的佇列,吃驚的問道:“此即為君侯所言薄禮?”
張瑞一笑。連劉備三顧茅廬都讓關羽、張飛帶幾分禮物,自己欲請同樣頂級的謀士出仕,怎能寒酸了?
乃說道:“文若乃王佐之才,禮薄有失其身份。是故,此禮只略表孤之誠意。”
“黃金千鎰,錦緞萬匹,璧玉百雙,舞姬百人,車駕十套,莊園三座,良田千畝等等,不勝凡數。”
“且為孤轉告文若,孤不知文若人生在世,所求者何。唯以常人所念,高官顯爵,嬌妻美妾,衣食無憂等,皆已置齊。人生稱意,無世俗之憂。所行者,唯心中所想。所為者,僅胸中抱負。君子唯心,救世濟民!”
荀諶愣愣的站在原地。
君子唯心,救世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