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聞喜事仰臥美人膝(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瑞有心不理政務,安心享用美食。
但身在鷹揚將軍之位,著實有許多政務需要臨機決斷。
剛在甄宓的陪伴下吃了幾口菜餚,記室參軍王昶便進來彙報道:“主公,賈司馬派信使快馬加急來報。董卓使節抵達湖縣,請求面見主公。”
張瑞對董卓嫡系的態度,文武皆知,直接亂刀砍碎,無需彙報。
這種態度也導致董卓完全不敢派嫡系過來送死。派出的使者必然選朝中重臣,德高望重的天下名士。
這種清流名士雖然在救世濟民方面一無是處,但敗壞大業卻綽綽有餘。曹操就是因為殺了一位名士邊讓,導致整個兗州民怨沸騰,舉州皆叛。
只有這種人才能活著傳達使命。不至於還未張口便被亂刀砍碎。
於是張瑞問道:“來者何人?”
“大鴻臚韓融、執金吾胡母班。”
韓融、胡母班在後世都不是什麼名人。張瑞腦海中對其印象不深。
但身處這個時代,卻屢屢聽過彼輩聲名。
韓融與荀爽、陳紀等人齊名,去歲並被朝廷徵為博士。
荀爽乃荀氏八龍之一,聲名遠揚。當然更為後世所熟知的是,他是曹魏頂級謀士荀彧的叔父。
陳紀則是“三君”之一。其子陳群,提出了影響諸夏數百上千年的九品中正制。
韓融與這些人齊名,其威名可知一二。
胡母班則比較簡單,他是黨人八廚之一,與陳留太守張邈同列。
董卓歷史上派大鴻臚韓融、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等數名朝廷重臣,攜帶詔書到河內郡,遊說駐軍於此的袁紹。
以袁紹威加海內的聲名尚且不敢濫殺,指示王匡將其收押處決。但王匡亦不敢加害韓融,只將剩下幾人公開處刑。
張瑞自度聲名與袁紹相差甚遠,更不會屠戮此輩朝廷使節。便問道:“彼輩有何事?”
“彼輩皆言乃是喜事,卻不肯詳述。”
賈詡性格不如審配剛烈。這如果是審配在前方總督軍事,早就派兵搜身,翻看詔書了。
既然是喜事,張瑞便點頭同意,說道:“準其至長安。”
待王昶離去,甄宓問道:“不知是喜事亦或是囍事?莫非欲下嫁公主與夫君?”
張瑞一愣,固有印象,讓張瑞以為喜事一般是指官職升遷。
女人的視角確實與男人不同。聽聞喜事之後想到的常為情愛婚嫁,喜結良緣。
若是其他人,張瑞還不會懷疑。
但董卓在歷史上還真有這麼方面的事蹟。
在被孫堅屢次大敗後,忌憚孫堅猛壯,乃遣將軍李傕等往求和親。請孫堅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許表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