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為人敗壞,合格諸侯(第1/2頁)
章節報錯
既然張瑞都無法保證麾下每個人都廉潔奉公。又怎能相信韓馥麾下沒有一個貪官?
便問道:“韓馥麾下有主管倉儲之貪官願向兄長出售存糧?”
甄堯點頭,說道:“有,且人數眾多。冀州存糧之多,難以計數。糧倉每年皆需清理陳糧、黴糧。”
“比曹官吏只需在記賬時將數字稍微增大,便能以良充次,販賣出數萬石糧食。”
“若適逢更換刺史、郡守,遭遇戰亂等動盪之際。甚至有官吏將六年存糧,改為七年存糧。陳糧在賬簿上便化為黴糧。一次出倉便多達數十萬石。”
“凡此種種,自靈帝朝以來愈演愈烈。前冀州刺史王芬與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陰結冀州豪傑,謀廢靈帝,擁立合肥候之際,州府甚至默許比曹出售存糧、布帛等,低價售與豪強,以籠絡豪傑之心。我甄氏亦曾購入十餘萬石糧食,數十萬匹絹、羅、緞、綾、錦等”
“國器私用,竟氾濫至此。”張瑞大漲見聞,嘆道:“可惜當初多購入綾羅綢緞,未廣置糧草。”
甄堯寬慰道:“妹夫無需惋惜。如今戰亂頻仍,亦為動盪之際。討伐董卓在西,防備青州黃巾賊在東。比曹官吏經手糧草無數。其為前線輸送二十萬石糧草,卻記載三十萬石。記載送往前線二十萬石新糧,卻參雜數萬石黴糧。等等手段皆能流出無數糧食。”
“善!”張瑞笑著稱讚。果然彼之貪官,即吾之功臣。
“兄長可物色到值得信賴之人?”
甄堯點頭,說道:“清河郡比曹掾朱漢,乃是故冀州刺史王芬所屬別駕從事,位高一時。后王芬謀廢靈帝事敗,解印綬而走,奔至平原自殺。韓馥乃名士,追求品節。履任冀州後,將朱漢貶至清河國,令其管理比曹,有譏諷之意。朱漢富有清河府庫,卻無能出一口薄棺為顧主收屍。朱漢由是記恨韓馥。”
其實甄堯還是說輕了。對朱漢而言這幾乎是不死不休之仇。
袁紹控制冀州後,上表韓馥為奮武將軍,但既沒有兵,也沒有官屬。
朱漢記恨韓馥此前輕慢,在封為都官從事後派兵包圍韓馥府邸,拔刀登屋,韓馥逃走。只抓得韓馥長子,將其雙腿打折。袁紹得知,立即將朱漢處死。
比曹掾管理一郡之府庫,乃倉儲之事最高官員。比曹掾本人貪汙枉法,那實在是不能更便捷了。
甄堯介紹道:“雖是如此,但運糧亦不能西行,數十萬石糧草一趟趟經魏郡運往河內,十分容易暴露。一旦引起韓馥關注,恐影響妹夫聲名。”
“是故必須向東,走青州平原地界。即便將來事發,最多將髒水潑於黃巾賊頭上。言朱漢託商隊將糧食售與青州黃巾。韓馥乃是清流名士,不屑去與一群賊寇對峙。無人會知曉糧食流入妹婿治下。”
“高唐渡即平原郡境內最大渡口。”
高唐渡。好熟悉的名字。思索片刻,張瑞恍然。似乎在三國志遊戲中,經常能見到這個名字。
張瑞乃說道:“只待兄長聯絡朱漢事成,吾便下令水師順流而下,進抵高唐。事關糧草大計,吾將派遣麾下名將裴儉、徐晃、張繡一同率軍前往高唐。稍後將令其三人與兄長詳談。”
甄堯鄭重點頭,卻繼續說道:“暗結朱漢並非難事。只是清河郡境內的另一人,吾等卻不得不防備。”
“麴義?”張瑞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