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建長安再徵雄兵三萬(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瑞笑著回道:“且入座,兵部事宜繁忙否?”
王凌年輕力壯,精力充沛,意氣風發的回道:“改制之後,政事確驟增數倍。然並不繁雜,某已梳理通順,政通人和。”
“善。那便為孤介紹一番兵部事宜,如今軍籍具體名數,徵募新卒規劃,軍國重器庫存之數皆詳盡如何?”
王凌如數家珍,立即答道:“如今軍中共有五萬九千三百人。其中太原府兵一萬八千人,河東府兵一萬六千人,西河郡兵一千三百人,雁門郡兵兩千人,護匈奴中郎將所部五千人,討董義舉投軍豪傑一萬人,精選主公尊大人部曲三千,白馬義從千人,冀州騎兵三千人。”
聞言,在坐眾人皆略感驚訝。
在所有人印象中,鷹揚將軍府的大軍應該只有兩三萬人,如今怎人數驟然翻了一倍。
尤其在戰場上,張瑞從來沒見過近六萬大軍,反而感覺處處捉襟見肘。
無數次不得不以少擊眾,靠軍紀嚴明、將士悍勇才能取得勝利。
甚至自幕府以下,所有謀臣、將領都在強調軍隊精銳、寶貴,血肉消磨之戰能避則避。
可王凌所舉數字,一筆一筆清晰無誤。
張瑞不得不問道:“各部如今皆在何處?”
“主公入關中時率兵三萬兩千人,如今多在華陰前線,足有兩萬餘人。段建武率軍兩萬三千人南渡風陵渡,如今亦在對壘段煨、呂布。此合計便五萬五千大軍。餘下西河、雁門三千三百郡兵皆由郭淮統帥留在河內,守衛糧倉。”
張瑞點頭,中間少了一千缺額,是在最初猛攻黃河南岸時,傷亡了一千餘人。
“兵部招兵事宜進行如何?”
王凌嘆了口氣,勸道:“主公,已不宜繼續招兵。如今軍民之比已遠超當初所定七戶出一兵之律。”
“何故如此說?據孤今日所知,孤麾下有民四十二萬戶,一百七十餘萬人。即便按七戶出一兵,亦足以徵兵六萬。然孤所徵府兵僅三萬四千人。”
王凌耐心解釋道:“誠然如此。然傷殘及陣亡府兵,皆可免賦稅十年。十年間便依舊算作軍籍。自主公於孟縣起兵,一路定太原、徵河東、伐董卓,累計傷亡已有上萬人。如今軍籍已多達七萬餘。”
“怎會有如此之多?”張瑞不可思議的問道。自己麾下盡是精兵悍將,又幾乎沒打過血戰,對手多是黑山賊、白波賊、豪強部曲。歷來多先勝後戰,發起決戰時多已勝券在握,一擊即潰,所向披靡。怎麼還會有上萬人傷亡?
即便如此,亦非不能繼續招兵。
張瑞覺得王凌可能算錯一筆賬,這萬餘軍籍並不能算到現役軍籍當中。
彼輩雖然不納賦稅,但亦無需供養。與四處征戰的軍隊截然不同。最多相當於鷹揚將軍府被隱匿了一萬戶籍。
正確的演算法應該是從戶籍總數中減掉這一萬戶軍籍。
以四十一萬戶百姓供養六萬大軍。而非以四十二萬戶百姓供養七萬大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