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武庫充盈(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於傷亡,王凌詳細解釋道:“當初對陣呂布,陣亡及傷殘士卒多達千人。及平定太原,雖然南部豪強皆反,然大軍一戰而克,損失不重,算上強攻晉陽,亦只有數百。克滅黑山李大目損失亦是微乎其微。太原戰事累計不足兩千人。”
“然徵河東之戰,僅張白騎之敗,便折損近兩千人。此後段文於聞喜血戰十數日,多有死傷,有數百人之眾。其他戰楊奉、破韓暹、擊牛輔、破聞喜,皆有所死傷。累計傷殘、陣亡亦有千餘人。”
“僅此兩戰全軍傷殘軍籍便多達五千人。”
“後攻孟津關、平津關死傷上千人。擊破馬騰死傷上千人。血戰潼關死傷四千餘人,高順所部傷亡三千餘人。這其中雖有康復者,但陣亡及傷殘者亦多達七千餘人。”
“全軍陣亡及傷殘共計一萬兩千餘人。”
張瑞倒吸一口冷氣,果然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而隨著對手實力的增強,戰事激烈程度驟增,傷亡亦大幅度攀升。
討伐董卓之前,長達兩年時間,對手多為匪寇、豪強,每戰死傷只數百近千人,即便遭逢慘敗,亦不過千餘人。
但與董卓交戰不足五月,便傷亡上萬人,哪怕經過康復,亦有七千人徹底訣別戰場。
張瑞手撫下巴,凝神靜思,問道:“如今軍中健全之士約為五萬人?”
“五萬一千人。其中西河郡兵、雁門郡兵、護匈奴中郎將五千鐵騎與冀州三千鐵騎皆未入軍籍。有軍籍者共四萬一千人。”王凌毫不停頓的答道。
“以四十一萬戶籍論徵兵人數,徵募一萬八千府兵,將軍籍人數提升至五萬九千人。”張瑞立即安排道:“此外,今歲必然會有數十萬流民湧入。亦需早做防範,按十萬戶百姓算,再多徵一萬四千人。”
王凌面色凝重,問道:“如此徵募府兵便多達三萬兩千人。府庫是否足以承受?。”
張瑞認真思考了片刻。三萬大軍,一月耗糧約在五萬石左右。若只守衛在長安附近,不遠征他域,沒有徭役消耗,一年耗糧約在六十萬石。
糜芳一人便幫自己解決了三十萬石糧食。剩下三十萬石,平均到每月只有兩萬五千石,這個數字著實不算多。一個月有兩三支商隊抵達長安便能解決。現如今一天抵達長安的商隊亦不止兩三支。
張瑞堅定決心,說道:“便如此決議。長安將日漸匯聚數以十萬計之民夫、災民。若無三萬精兵鎮守,恐生叛亂。如今並非吝嗇財務之時。”
聞言,王凌亦深感認同,如今穩定局勢,遠比府庫充盈更加急迫。
至於徵募三萬大軍的預案兵部早有設立。河內富庶,與河東、河南併為三河騎士之鄉,足以徵兵一萬八千人。
京兆尹境內關中之民慷慨豪邁,亦足以徵募一萬四千人。
有此三萬大軍駐紮於長安,足以震懾關中一切宵小的不軌之圖。
“兵部當中武庫是否充足?此三萬大軍,甲具齊備否?”
談及武庫,王凌面露笑容,神情十分輕鬆,彙報道:“主公,兵部改制後匯聚權柄,近日曾徹查諸郡府庫,統籌管理,皆搬運至長安。如今武庫內極為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