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因財計稅,兩稅為法(第2/2頁)
章節報錯
“關稅曹,諸道津要都會之所,皆置吏,閱商人財貨,計錢每千錢稅二十文。”
“商稅曹,即按商品交易額徵收之稅,名為市估。凡貨賣奴婢、馬、牛、田宅有文券者,率錢一萬輸估四百入官,賣者三百,買者一百。無文券者,隨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名為散估。輸估兼有契稅之質,足以開後世契稅之先例。”
“算緡曹,此曹針對治內豪商、大族,官府歲初查驗豪族、富商去年資產,歲入十萬以上者,每萬錢須繳納一千二百錢為稅。歲入二十萬以上者,二十萬以上,每萬千兩千四百錢。歲入三十萬以上者,三十萬之上,每萬錢叄千六百錢,歲入四十萬錢以上者,四十萬之上,每萬錢四千八百錢。至此不再加收。(比個人所得稅高3%)”
“山澤曹,即礦稅、鹽稅、鐵稅、酒稅等,專為暴利行當所設重稅。”
張瑞聽完仔細思慮。審配所定稅務基本都是按照張瑞的意志來確立的。依貧富分等徵稅,已有大唐“兩稅法”的影子。
兩稅法的作用有多大?
只要看過兩稅法的評價,所有人都能印象深刻,終生不忘。
“兩稅法頒佈以後,三年間收益,比兩稅法頒佈以前唐王朝一百六十二年的全部財賦收入還要多出上百萬!!”
兩稅法以財產的多少為計稅依據,不僅拓寬了徵稅的廣度,增加了財政收入,亦使稅收負擔更加公平合理,極大減輕了廣大貧苦人民的稅收負擔。
這麼豐厚的稅收,還是在大唐重農抑商的背景下。
而在鷹揚將軍府治下,鼓勵工商,重視貿易。稅收收入只會更加豐厚。
只是張瑞略有擔憂,問道:“靈帝在位,便因苛捐雜稅而使天下餓殍遍野,稅政司所立稅務名目繁多,是否會引起動盪不安?”
審配笑著說道:“主公大可放心,稅政司所立稅收種類,只對尋常百姓收取田稅一種。雖十稅一二,但已遠低於漢室,厥名三十稅一,實什稅五也。除此之外,所有種類稅收,皆針對豪族、富商。”
聞言,張瑞面露笑意。
只要百姓擁戴自己,將門鼎立支援,張瑞最不擔憂的就是這些所謂的世家大族。
中唐、晚唐,中央權威衰弱的無以復加,德宗還能頂著世家大族的反對推行兩稅法。後世一直延續八百多年。
張瑞不信自己手握雄師勁旅,權威鼎盛之時,這些豪族敢起來反抗。
退一萬步講,哪怕遭逢不幸,對方反抗,自己身後還有將門支援。最多派遣數萬大軍逐一平定。
培育了這麼久的將門,如果連一群滿身銅臭、蠅營狗苟的富商、豪強都打不贏,彼輩還有何顏面居住於關西,以猛將著稱。
稅法改革,無疑會富國強兵。但若沒有良好的吏治,強力的監察,那些貪得無厭的官吏勢必會趁機巧立名目,使良法變成暴政。
為此張瑞不得不防備,說道:“昭示所有官吏,敢有私自濫徵賦稅、巧立名目者,立斬不赦。孤隨後會與傅巽詳談監察一事,嚴厲監察徵稅官吏。然民部,內部亦需加強監管!可設有曹司?”
審配點頭,說道:“政法司專司此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