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將作監設計好圖紙後,數千名工匠片刻不停的開始施工建設。華陰縣令司馬朗亦及時的送達上萬名首批徭役,後續徭役仍舊在源源不斷的徵發。

待潼關建設步入正軌後,張瑞便留下了高順統帥精兵萬餘在此地駐防,監督工程進度,把守風陵渡。

自己則率領文武重臣返回了長安。

而此次返回長安的當務之急便是為士子們舉辦殿試。

殿試,為科考中的最高一段。因主君在宮殿前策問貢士而得名。

問策的不一定是皇帝,所以張瑞便直接保留了殿試這個名字。

長安的宮殿群在赤眉之亂時已被焚燬,但京兆尹府邸不知為何成為史書上明確記載倖免於亂的建築。

所以此次的殿試便在京兆尹府衙內的大堂中舉辦。

因為今歲報考人數是去年的數倍,且鷹揚將軍府轄地大幅擴張,所以殿試的人數也連番數倍。由去年的二十人,變為了六十人。

六十名才幹不菲計程車子正襟危坐,倒的確使大堂內文風儼然。

侍衛嘹亮的聲音響起:“鷹揚將軍到!”

士子們立即起身行禮,拱手行禮,拜道:“恭問明公金安。”

以明公相稱既為了確立效忠關係。也是為了表示尊榮,殿試,只排名次,不予罷黜。所有進入殿試的學子,皆鷹揚將軍之肱骨棟樑,將來必委以重任。

張瑞從容的走進大堂,轉身面對眾多才高氣清的俊傑,欣慰的說道:“孤安,諸位才俊且入座。”

六十位士子皆正襟危坐,恭謹肅穆的望向鷹揚將軍本人。

但此時,人群中有三人卻驚詫得目瞪口呆,望著一臉從容的鷹揚將軍,臉上滿是不可置信的表情。

隨後張範、楊俊、司馬微三人連忙以餘光交流,看到彼此眼中的驚駭,瞬間確認眼前這位從容淡定的鷹揚將軍就是當初在酒肆當中直呼總檯名諱的狂徒。

一切都合情合理了。

以鷹揚將軍的身份,直呼裴琚之名再正常不過!

張瑞也一眼看見了人群中表情與眾不同的三人,嘴角微微上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