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袁紹之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何顒的提議令董卓難以心安。
當今局面的確如其所言,除了交州,這天下未與自己為敵的就只剩下了西涼叛軍,韓遂、馬騰等人。
正所謂,臥榻之邊,豈容他人安睡。
一旦自己遷都長安,難免韓遂、馬騰等人因為懼怕而與其他諸侯合流。
但自從在鷹揚將軍手逃過一劫就變得沉默寡言的牛輔,卻忽然發言,說道:“高祖都關中十有一世,光武宮雒陽,於今亦十世矣。案《石包室讖》,宜徙都長安,以應天人之意。”
《石包室讖》是當今天下非常流行的一本讖言書,天下術士無不識此書,牛輔一向迷信,對此書奉為圭臬。
歷史上董卓便是以此書為據,在朝堂上提出遷都長安。被楊彪罵為邪書,不足為信。
但如今在幕府中討論,卻是可以暢所欲言。
董卓對書中讖言非常感興趣,現實的難處亦不能視而不理,說道:“然西涼馬騰、韓遂等在旁虎視眈眈,貿然遷都恐引起叛軍恐慌。爾等以為當如何處置?”
董越再次議題道:“可高官厚賞以收其心,封韓遂為鎮西將軍,馬騰為徵西將軍。與彼輩歃血為盟,引為已用。或許可驅虎吞狼,令其進攻鷹揚狗賊。”
侍中周毖誇張的大笑。
引起董越惱羞成怒,怒罵道:“狗賊,安敢辱我!”
董卓怫然不悅,問道:“何故大笑!”
周毖笑著說道:“又欲封官,不見鷹揚將軍前車之鑑?如今叛亂四起,正是朝廷樹立威信之時。無緣無故封賞西涼叛軍,豈不是自曝虛弱於彼輩?叛軍無信無義,一旦見相國心虛膽寒,本不欲興兵亦會趁勢劫掠。”
董卓只感覺頭痛不已,為什麼又是如此?
截然相反的意見,卻又莫名其妙的都有道理。
暴躁的吼道:“都給某滾出去!讓某自己清淨片刻!”
董卓的煩躁,張瑞感受不到。相反在河內的聯軍營內,如今一片喜慶、歡騰。
其一是來自河北的義軍,終於抵達了河內。
渤海是個人口百萬的大郡,太守袁紹徵兵三萬參與討董。
冀州十郡守相,在冀州牧韓馥的命令下起兵響應。
韓馥本人留在在鄴城督運糧草,長史耿武、騎都尉沮授率領兩萬步卒、三千鐵騎與袁紹共同進兵河陽。從事趙浮、程渙則率領強弩之士萬餘人乘坐氣勢磅礴的軍艦逆黃河北上,入駐孟津。
六萬餘冀州軍的到來,終於令鷹揚將軍府眾人舒了口氣。
要知道河內雖然號稱大軍二十萬,但真正能作戰的部隊只有三萬餘。
而對面洛陽的軍隊多達十餘萬。
若非有黃河天險與水師戰船,鷹揚大軍絕不能如此安逸。
除了慶祝友軍的到來,歡慶的另一點則是新年的到來。
高層激烈的政治鬥爭並沒有沖淡底層的年味,加上提供軍糧的冀州與太原都比較富庶,尤其冀州,據沮授所言,帶甲百萬,谷支十年,富庶程度令張瑞完全不敢想象。
有這麼充裕的後勤,在河內的軍人著實過了個好年。
僅在河陽縣聯軍大營,就宰殺了三千隻羊,兩千只豬,四千多隻狗以犒賞士卒。
即便是普通士兵的年夜飯也相當豐盛,有粟米、葵菜、肉羹、熱湯、五辛盤、還有最受歡迎的大塊的撒鹽蒸狗肉與煮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