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收編郡兵(第1/2頁)
章節報錯
匈奴的正面戰場的戰鬥力並不足以匹敵諸夏精銳大軍。
剩下的關鍵則在於,張瑞是否能湊出四萬精銳大軍。
張瑞略一盤算,只要能拿下河內、上黨,合雁門、太原、西河、河東、河內、上黨六郡之地,足以拼湊出四萬精兵。
甚至孫權憑藉江東六郡能出兵十萬,江東諸將完全是把打山越當做增加部曲、創造收入的手段。
鷹揚將軍府名將彙集,四面出擊,只攻擊一個區區西河郡,應該會如崔鈞所言,穩操勝券。
於是張瑞笑著對崔鈞說道:“肅清國賊後,本將有意出兵四萬,助崔府君收復西河郡,驅逐南匈奴王庭。崔府君意下如何?”
崔鈞訝異,沒想到張瑞會有此提議,激動的說道:“若如此,鈞願為將軍前驅。”
崔州平同徐庶一起被諸葛亮評價為有州郡之才,其見識當然不會天真到以為張瑞會無緣無故的出兵四萬,糧草無數幫他收復失地。
政治人物的一切行為動機都是以利益為出發點。
崔鈞激動過後,便謹慎的問道:“將軍如此大恩,鈞不知何以為報?”
張瑞笑著安慰道:“驅逐胡虜乃本將之夙願。西河郡政務依舊由崔府君決斷,一如太原太守蓋府君。只是這軍事方面,便由我鷹揚將軍府統籌部署。”
崔鈞陷入沉思。這番交易究竟值不值得。
很快崔鈞便下定決斷,這沒什麼可猶豫的。鷹揚將軍若是不願出兵,這廣袤的郡國都被匈奴佔領領,等於放任數百萬畝的土地荒廢。
至於自己麾下的這區區千餘郡兵,若無鷹揚將軍供給糧草,也必然會潰散。
但若與鷹揚將軍合作,便能驅逐胡虜,重新在這廣袤的土地上招募流民,開墾荒田。
等於自己什麼都沒付出,卻得到了一個郡國的治理權。
崔鈞不得不問道:“將軍如此興師動眾,即便無某相助亦能攻克西河,何故卻將西河託付於某?”
張瑞一笑,這個崔州平可真是足夠正直慷慨。難怪能與諸葛亮成為至交好友。
至於為什麼依舊任命崔鈞為西河太守,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崔鈞的任命是由漢室朝廷任命的,他擔任西河太守,名正言順。
其次張瑞需要他手下上千名百戰餘生的老兵,也需要這位崔府君多年與匈奴打交道的經驗。
自己手中有個傀儡單于,必須要分化南匈奴,拉一部分,打一部分。這方面舉國天下,可能沒有人比崔州平更瞭解南匈奴內部矛盾了。
至於最後,這位崔州平本人也是一位內政賢才,能善一郡之政。將政務託付給他,張瑞比較放心。
“崔府君本便是大漢任命的西河郡太守,又對西河瞭如指掌,治理西河乃是應有之義。”
鷹揚將軍前面的話,崔州平是不信的。如果漢室任命有用,那董卓現在就應該透過任命盡數解除諸侯兵權。看來關鍵還是在對西河的瞭解上,崔鈞隨即便想到了在河陽聯軍內的南匈奴單于於夫羅。對一切便有了大概的猜測。
乃放下心,從容對張瑞拜謝道:“若如此,收復西河之事便仰仗鷹揚將軍了。某麾下郡兵一千三百人可任憑將軍差遣。”
這算是投桃報李。
張瑞對這結果無比滿意,便對在身邊執勤的中郎將徐榮說道:“爾去整編西河郡兵,待遇一如護匈奴中郎將所部,發放皮甲、徵袍與戰靴。將其兵器盡皆淘汰,換上府庫中的長矛、環首刀與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