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誰言匱乏(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行人走進酒肆內,可以看到酒壚後方的確是一名少女在賣酒。
打扮是諸夏風格,但眉眼卻是典型的胡姬模樣,十分俏麗。
因為太原是允許鮮卑、匈奴、烏桓等異族商隊入境的,所以經常能看到一些被遊牧民族打劫到的異域商品。
這名胡姬少女很明顯就是出自胡虜商隊,被酒肆東家買下,在這裡賣酒。
見到一行二十餘人走進酒肆,胡姬少女喜上眉梢,連忙走到張瑞面前,以不太流利的漢話招待道:“公子……裡邊……請坐。”
張瑞駐足,看了一眼這位聰明伶俐的異域少女,問道:“爾怎知曉,某是主事者?”
隨後張瑞一指賈詡,笑著說道:“且觀此人,面目方正,威嚴從容,有長者風範,不是更像主事之人?”
賈詡苦笑,不敢多言。
倒是少女嬉笑如常,說道:“唯……唯公子……您,未……未配刀劍!”
張瑞恍然。
還以為少女是透過穿著打扮來區分眾人呢。卻沒想到,這麼小的細節,就足以讓少女判斷出尊卑。
張瑞略有驚奇,便繼續問道:“爾家鄉何處?”
“康……康居。”
張瑞對中亞這些小國不太清楚,便問道:“康居國有自己的語言嗎?爾怎流落至太原?”
少女似乎並不是很在意自己的顛沛流離,笑嘻嘻的說道:“有……有的!貴霜一統大月氏……強盛……康居……衰敗。被劫掠,販賣至太原……太原繁華……平寧……甚好。”
“康居語?那爾會說嗎?”
少女嬌嗔一聲,說道:“哼!爾……這……人太壞!不……不理爾了!”
張瑞哈哈一笑,由此可見這少女的確聰慧,遠比當初董卓的使者機敏。
隨後眾人進入酒肆內,酒肆生意頗為興隆,已經入座了不少士子和武人。
漢文帝時期曾有律法禁止民間百姓三人以上群飲酒。以防百姓聚眾起義。
《漢律》:三人以上無故群飲,罰金四兩。
但是這條法令在嗜酒成風的漢室根本推行不下去。
在太原,數十人攜弓帶刀都沒人管,官府就更不會怕幾個百姓湊在一起喝酒了。
所以這條法令在太原、河東皆被法曹取締。
這種風氣下,旗亭酒肆就逐漸演變為兩郡百姓重要的消遣場所。
這酒肆內便有許多士子、武人在相對而坐,暢敘胸懷。
在酒肆牆邊還有一名樂師在彈奏古琴,聲音輕靈悅耳。
若非漢人講究分席而坐,其實眼前一切已經略有後世酒樓的模樣。
念及此,張瑞啞然一笑。
好像父子關係弄反了!
後世酒樓可不就是從如今的旗亭酒肆發展而來,當然兩者有相似之處。
酒肆內的坐席是漢魏時期最常見的筵席類鋪陳,通常為夫妻或好友兩三人同坐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