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工商興盛(第2/2頁)
章節報錯
想大批次販糧張瑞能想到的辦法只有兩個。
其一重開絲綢之路,以減稅為引導,鼓勵漢商胡商往諸夏運糧。
其二開海。大力發展航海事業,大海里有無盡財富。透過漁獵增加糧食產出。同時向四方小國傾銷商品,收割糧食。
不過這一點,有待考量。張瑞不清楚如今除了日本以外的小國是否還在飲毛茹血。
若是如此,恐怕這條也行不通。
這兩條如今都距離被困在幷州一隅之地的張瑞太遠,聚焦到眼前,張瑞問道:“如此多的豪族從事手工生產,出產之物能售出否?”
王機笑容滿面,說道:“若在其他郡縣某不敢斷言。但在晉陽,各地商隊往來不斷,產出不足為用,許多商隊甚至只是半載而歸。尤其黑山、胡虜,皆極度匱乏。經常以黃金、戰馬相換。豪族只恨人手不足,無法增加產出!”
半載而歸?
那豈不是說商隊已經將物資採購一空了?
這種情況下,只要擴大產能,增加生產線,那是躺著也能賺錢啊。
“如今最暢銷的貨物是何物?”張瑞好奇的問道。
“人!”
“什麼?”周圍傳來一陣驚呼聲!以人為市?這彷彿再次回到古老懞昧的蠻荒時代!
王機苦笑著點頭,說道:“的確是人!只要有手有腳,身體健康的活人。無論胡虜還是諸夏,各豪族一律按價收購。其中胡虜價格最低,普通諸夏苗裔次之,有一技之長者,價值難以估量,每日劇增!”
張瑞恍然,這是典型的工業生產缺乏勞動力。
工業蓬勃發展是一件好事,但張瑞還是關切的問道:“糧食情況如何?百姓越來越多,糧食可能供給充足?”
王機侃侃而談的氣勢一頓,為難的說道:“此事非某權責之內。恐不能為主公答疑解惑。”
張瑞點了點頭,對謝玄吩咐道:“令審長史帶比曹掾過來。”
楊鳳在一旁站的雙腿發麻,指了指正前方的旗亭,說道:“旗亭所在附近必有酒肆。何不進酒肆邊喝邊聊?”
漢朝的酒肆?
張瑞頗感興趣。提及酒樓,後世人印象中一般是在唐宋明清時期比較常見。
但漢朝並沒有一般人印象中那麼落後。這個時代的酒肆亦頗為發達。
這可能要跟漢高祖劉邦有很大的關係。
高祖起兵之前便是出名的酒徒,經常到王媼家酒肆喝酒。
所以大漢立國後對酒肆並無為難。
而且無論是“文君當壚,相如滌器”。
還是“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都證明漢朝的酒肆當中會有女子當壚沽酒,也說明這個時代的封建禮教還不嚴重。
只是不知道在太原如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