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傀儡單于(第2/2頁)
章節報錯
早晚還是要被免職,迴歸太原、祁縣。
很遺憾,王柔並不打算用項上人頭來試驗一下鷹揚將軍是否心胸寬廣。在自己拒絕配合興義兵討伐董卓後毫不計較。
這是一個死迴圈!
而造成這個死迴圈的罪魁禍首隻有兩人,一個是董卓,一個是張瑞。
能殺掉任何一個,王柔就能從這進退維谷的局面中解脫。
至於殺誰。一個對自己有恩,一個跟自己有仇。
出現在建章臺內的數十名護匈奴中郎將大軍的將官已經昭示王柔的選擇了。
一段《無衣》過後,護匈奴中郎將大軍將官已與鷹揚大軍將官休慼與共。
大殿內激昂豪邁的氛圍像熱火一般騰騰而起。
張瑞露出滿意的笑容,示意賈詡繼續。
隨後賈詡指向地圖,說道:“西河郡境內,除護匈奴中郎將王公起兵外。受漢室印璽,為漢室屬臣的南匈奴單于亦深受國恩,單于於夫羅高舉義旗,奔赴國難。”
於夫羅到底還是沒能擺脫為張瑞表演一場的宿命。
只見這位南匈奴單于身穿華服,手持匈奴單于印信,臉上笑意比哭還難看,面對密密麻麻的殺人悍將,膽戰心驚的說道:“沒錯!董賊無道,禍亂朝綱。我匈奴內附以來,深受劉氏恩惠。今朝某便率領部族,尊崇鷹揚將軍號令,共赴國難!”
張瑞將來還需要於夫羅的旗號進軍西河,所以對生擒於夫羅之事並沒有大肆聲張。
此刻於夫羅出現在殿堂內,引起了所有護匈奴中郎將所部將官的驚歎,甚至鷹揚大軍中許多不知情的將校亦一陣震撼。
匈奴單于!
出生漢室的百姓無人會對匈奴單于這個詞陌生。
數百年來漢匈之間征戰頻繁,匈奴單于這個詞就象徵著戰爭、殺戮與鮮血。
衛青、霍去病、竇憲等無數名將夙興夜寐、轉戰萬里就是跟這個名字息息相關。
無數先烈名將的煌煌功勳裡也見證了這個敵人的恐怖與強大。
若是孱弱之輩,何需諸夏一代代名將前仆後繼的浴血廝殺?
如今,這個兇殘、強大的敵人卻被鷹揚將軍馴服,聽鷹揚將軍號令。
我大軍豈非如虎添翼?
我人多、勢眾而又富冠河北,糧草無憂,何愁不能克滅董賊?
匈奴的威名雖然在漢軍打擊下有所削減,但自始至終不曾隱去。
更何況最近的匈奴叛亂才擊殺了幷州刺史張懿,匈奴的威脅依舊不可小覷。
董卓的西涼軍中便有很多秦胡兵與匈奴人,對匈奴士卒的戰鬥力,恐怕董卓要比張瑞還更瞭解。
當得知匈奴單于也加入了討伐聯軍的訊息,這對董卓的震撼與威懾將是無與倫比的。
誰也不知道這位匈奴單于究竟會帶多少控弦之士飲馬黃河。
曾經匈奴號稱控弦之士四十萬,如今匈奴分裂,南匈奴大概要有二十萬族人。
這二十萬族人當中哪怕有一成南下,那也是兩萬鐵騎!
稍微應對不甚,發生潰敗,能有幾個幸運兒從兩萬鐵騎的追殺小逃出生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