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徐晃投效(第2/2頁)
章節報錯
若建義中郎將欲殺自己,只需耐心等待即可。沒必要把自己招降,然後再揹負屠戮部下的惡名。
見徐晃被說動,王羽立即拉過來楊縣戶曹史賀權,對徐晃說道:“張將軍言出必信之名遠傳郡縣,若公明不信可向賀曹史對證。”
賀權知道如今正是自己表現的時候,情真意切的對徐晃說道:“難不成公明欲終生從賊?某親眼所見建義中郎將禮遇汝之妻子,贈錢糧僕役而善待,出入盡皆自由,待遇一如府中心腹重將。公明何不棄暗投明,共成大業?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
旁邊徐晃的族人亦勸道:“公明,怕爾不信,某帶來了嫂子的書信。雖然是他人代筆,但其中語氣用詞,爾定能分辨。公明若終生為賊,死後入墳豈不是要披髮覆面,不得見列祖列宗?”
徐晃接過書信,但沒有開啟。已經沒必要再看了。
如今對方無論禮遇自己妻兒與否,只要自己投效,這些都會如實踐行。一旦自己敬酒不吃吃罰酒,哪怕這些禮遇曾經是真實的,亦會被剝奪。
於是徐晃起身,拱手說道:“承蒙張將軍不棄,晃願效犬馬之勞。”
大事成矣!王羽興奮的拍手而起!說道:“公明此舉可謂賢!何不引兵誅殺楊奉、胡才,以為進見之禮?”
徐晃堅定的搖頭,說道:“以臣弒主,大不義也。吾決不為。”
王羽讚歎一聲便不再強求,說道:“那便請公明引軍出營。”
白波軍中令人忌憚的便只有徐晃麾下的四千餘人,及上午徐晃以攻打縣城為由引軍離開大營,下午自介休、蒲子合圍過來的四千餘太原大軍便突然發起襲擊,攻破了白波軍營地。
楊奉被斬殺於亂軍之中,自渠帥以下投降者兩萬餘人。
王凌收繳了亂軍甲冑、兵刃,在蒲子縣境內重新設營,將兩萬人分置在四座大營中。同時大量調撥介休境內的軍糧以救濟這支斷糧許久的疲兵。
兩萬人若能妥善安置,這便是兩萬戶人家的頂樑柱。
能治田數十萬畝,徵兵三千餘人!
除了王淩統兵一千留守蒲子縣看管這支降軍外,高順、張遼則合兵一處南下參與聞喜縣戰事。
徐晃的四千部曲經過兩天飽餐修養,又初步沙汰了一半的殘弱,只留下了兩千餘青壯,隨後也跟隨高順腳步,南下參與決戰。
本月既逢秋收,又攻克了白波谷,張瑞手中物資極度充盈,所以出手相當大氣。
在平陽,張瑞接見了這位赫赫有名的五子良將之一徐晃。親手贈與他黃金百鎰,駿馬兩匹,重鎧兩套。
其他兵刃、布帛、糧食之類更是難以計數,盡皆送到了徐晃妻子所居之處。
琳琅滿目的財富讓徐晃第一次明白什麼叫財大氣粗!
不否認有人能夠做到淡泊名利。但大部分人還是追求建功立業,榮華富貴的。這一點哪怕後世那個極度富裕的社會都不能免俗。更何況當下。
徐晃剛剛脫離毫無前途的賊營,便得到如此豐厚的賞賜,對張瑞的忠誠度陡然提升一截。
雖然不及高順、審配那種生死相隨的境界。
但隨便來個說客便讓徐晃倒戈那種情況是絕對不可能再次發生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