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衛覬遠見(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且衛氏在河東盤根錯節,衛覬必然對各縣情況有所瞭解,以他為督郵巡視郡縣,能快速拉近張瑞與漢兵、豪強之間的關係。
果然衛覬不負張瑞所望,恭身受命以後,對張瑞勸道:“明公欲重整山河,白波軍不過是纖芥之疾而已。河東境內真正的威脅,卻在他處。”
哦?
張瑞來了興趣。
要知道,自起兵孟縣以來。
張瑞最大的敵人便只有兩者。其一為流寇賊匪,諸如黑山軍,白波軍。其二則為世家豪強。
經過太原群臣的不懈努力,張瑞修改律令,重設稅賦,新興科舉,總算是消減了豪強敵意,拉攏了世家大族,算是去一大敵。
如今河東豪強、世族皆寄希望於自己能重整山河,紛紛投效郡府,已化敵為友。
整個太原,自張瑞以下皆以白波軍為當前大敵,殫心竭慮欲除之而後快。
而衛覬居然覺得對方僅為纖芥之疾!
那何為心腹之患?
衛覬當然不是危言聳聽,便從懷裡取出一副河東地圖鋪於桌案上,請張瑞、審配、裴紹等眾人一同過來圍觀。
衛覬手指濩澤縣、東垣縣,說道:“整個河東皆以為將軍會師出介休,沿汾河南下。未曾想將軍居然神兵突襲,自上黨發奇兵數部,致使白波賊亂作一團。數日之間便連克濩澤、東垣兩縣。尤其東垣之戰,將軍麾下鐵騎數百長途奔襲,一戰覆滅河東郡南境白波主力,已傳遍河東,士紳黔首無不歡呼振奮。”
“由此可見,將軍麾下將士驍勇善戰,只需穩紮穩打,必能克滅白波賊子。”
關於這一點,眾人都抱有必勝之心,不然亦不會盡發太原主力進攻河東。
隨後衛覬手指從東垣縣向西沿黃河移動,說道:“然明公卻不得不防備大陽縣。”
大陽縣?
眾人隨衛覬的手指望去,大陽縣地處安邑之南,乃是河東南境,與弘農接壤。
南境白波已被趙雲一戰覆滅,此地有何值得防備?
衛覬手指大陽,說道:“此地乃是漢室疆土,非白波所有。”
漢室疆土?
為何要防備漢室疆土?
若縣兵能守住大陽,其中必有善戰之士,張瑞只需派遣一名縣令過去整頓政務,再將其中精銳吸納入伍即可。為何要防備此處。
於是張瑞不解的問道:“大陽有何不同?既為漢室官吏,豈敢不尊郡府律令?”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