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太原太守(第2/3頁)
章節報錯
卻沒有搭理王羽,而是先仔細閱讀了王允兩封書信。
沉吟了片刻,才問道:“汝等既欲歸降朝廷,何不自薦於大將軍何進亦或十常侍?以王子師於大將軍處所受禮遇,一言便可決定爾等生死。怎反倒捨近求遠,來我府上?”
王羽從容見禮,笑著說道:“吾主曾言,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皆無德無才之輩,命不久長。能最終宰輔朝堂者,必袁將軍也。”
袁隗內心驚疑,表面喜怒不形於色,問道:“汝主竟如此信重於某?”
“將軍您數次履任三公之職,如今被貶,然必不勢久。先貶後用,留恩於新帝。乃漢室一貫手法。皇帝去世之時,便是新帝復拜您為三公之際。”
看著王羽一臉篤定的王羽,袁隗手持書信,沉思良久。問道:“依汝主之見,哪位皇子能登臨至尊之位?”
王羽不明白袁隗怎麼會跟自己討論這個。
但還是堅定不移的說道:“吾主曾言,皇長子辯有大將軍與您輔助,必能登基為帝。”
袁隗不置可否。
事實上卻思緒良多。
如今陛下病入膏肓,已是藥石難反。
十常侍便徹底把控中樞,以韓遂叛亂為由,命令大將軍何進率軍****定涼州。
何進則以青徐黃巾復起為辭,奏請遣袁紹東進徐兗,待袁紹兵還,自己再西擊韓遂。
然袁紹不能久居於外,何進亦不可能一直推脫。
雙方勝負僅在於陛下何時駕崩。
誅殺宦官從來都是命懸一線的殘酷政治鬥爭。
即便袁隗此刻亦是備感煎熬。不敢妄言必勝。
有此一問不過是想知道局外人究竟如何看待雙方勝負。
王羽的回答雖有奉承之嫌,但的確令袁隗信心增加許多。
這才認真思考起對方提議。
如今漢室禁軍被袁紹率領,東進徐兗,平定黃巾復起。
當其歸時,則必然為陛下已然駕崩。
適時禁軍更需戍衛洛陽,斬殺宦官。
短期內不可能北上河東、太原平叛。
先令一群賊寇自相殘殺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且對方不理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單獨交好袁氏。
便是想以袁氏門生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