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自張瑞以下,盡皆務實,只求能多活一名百姓。

但在大漢朝堂,有天下名士之稱的王允眼中。數十萬百姓死活無足輕重,清名受累卻絕不可忍受。

難怪主公常言,清流誤國,實幹興邦。

這一刻王羽對所謂的海內名士再無敬慕之心。

相比於功曹掾裴紹那種真正為百姓夙興夜寐、嘔心瀝血的良吏,所謂的名士簡直令人作嘔。

於是王羽再無拘束,侃侃而談,說道:“然也。吾主亦覺名不正,則言不順。復派遣吾等入洛陽請求歸降,為漢室守疆御虜。”

王允沉吟。

便是為了王氏宗族清名考慮,王允亦樂見此事。

若太原匪寇能得朝廷冊封,數百族人勉強亦算是為朝廷效力,至少不會被人當面罵作亂臣賊子。

“談何容易?爾等擅殺兩千石高官,朝堂震怒。陛下已親自委派心腹能臣前往太原整治山河。之所以還未兵臨城下,將爾等斬盡殺絕,不過是北軍被西涼叛軍束縛了手腳。而今皇甫嵩已解陳倉之圍,大將軍府已在調兵遣將。下一步便是平定河東,河東之後便是上黨、太原。”

王羽訝然。

整個太原都小覷了這位大漢皇帝。

都以為他會沉迷享樂,不理朝政。卻沒想到居然是他親自委任太原太守,力主平定叛亂。

難怪自己無論如何都不得見後將軍袁隗。

隨後王羽從容一笑,說道:“奈何陛下已經病重。如今朝堂皆由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掌管。吾主願為朝堂平定河東,想來大將軍必不會拒絕。”

王允眼中精光一閃,目光犀利的盯著王羽,問道:“爾等慾火中取慄?”

王羽如今唾棄所謂清流名士,對王允再無敬服之心。坦然說道:“朝堂難道不願見吾等叛賊自相殘殺,最後坐收漁翁之利?”

這對雙方而言無疑都是一場博弈。

朝廷賭自己能掌控全域性,招安太原叛賊,令其攻擊河東叛賊。雙方殺得精疲力盡,最後再由朝廷名將出馬,將兩者一網打盡。

太原則是賭,自己能以微弱代價平定河東。如此既得了朝廷冊封,又能壯大己身。

本來是一場公平博弈,但其中出了張瑞這個變數。

深知歷史走向的他,完全有賺不賠。

因為今年接連發生的靈帝駕崩,外戚宦官同歸於盡,董卓廢立新帝,天下群雄討董等大事,導致朝廷完全沒有精力北顧。

等於張瑞白賺了朝廷冊封與富庶河東。

王允沒有張瑞這種作弊手段,僅能結合當下局勢分析。覺得此舉有利於同時削弱兩部賊寇,朝廷勝券在握。便主動說道:“某會去信大將軍府,促成此事。”

王羽面露笑容。

以大將軍何進對王允之器重,此事八九能成。

只是主公明令要去遊說袁隗,王羽亦不敢置之不理,便說道:“還請族長為某書信一封,以求見後將軍袁隗。”

袁隗?

王允不解,問道:“爾等見他作甚?”

王羽未有隱瞞,說道:“吾主言,能與大將軍共掌朝政者,唯斯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