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死忠之臣(第2/2頁)
章節報錯
豪族車隊足有數百輛,周圍護衛有密密麻麻持矛、帶刀的部曲。
為表示善意,太原鐵騎盡皆下馬,手牽韁繩列隊在路旁。
王羽頭戴文士冠,身穿儒服,越眾而出。
對著車隊拱手,說道:“太原從事掾王羽,奉令迎接貴客。”
片刻後,車隊周圍部曲分開一條通道。
一名身軀筆直如松的文士走向前來,說道:“魏郡陰安審配,審正南,拜見閣下。”
王羽打量了一眼對方身後密密麻麻的部曲。
暗自咋舌,難怪主公行前吩咐自己,對方族大兵強,切不可等閒視之。
只觀其列陣,便可知對方絕非不知兵事的烏合之眾。
隨後王羽解釋道:“上黨、河內兩郡境內多匪寇。吾主特意令吾等前來護衛。”
說著王羽一指段文,說道:“此便是此行主將,太原軍校尉段文,段友且。乃故太尉段公後人。”
果然聽到對方乃是太尉段熲後人,審配耐心打量了一番段文。
慷慨見禮,說道:“段公武勇冠世,習於邊事,垂髮服戎,功成皓首,歷事二主,勳烈獨昭。天下無不敬服。段校尉弱冠之年便身處高位,想來亦是戰功卓著。”
段文眼神一亮,只感覺對方說話慷慨弘毅,十分對自己的脾氣。
亦抱拳回禮,說道:“正南兄忠烈慷慨之名亦深得太原上下敬服。請先令隊伍開拔,吾等於路中一敘。”
審配雖是文士打扮,卻毫不矯情,當即下令部曲前行。
孤身一人策馬並行於鐵騎環繞當中,毫無懼色。
王羽、段文相視一眼。皆對此人膽色感到敬服。難怪能得主公青睞。
“王從事,太原張公便打算一直派鐵騎護送各路商隊經過上黨?”三人聚首,審配率先開口問道。
王羽解釋道:“吾主已將上黨郡陭氏、陽阿、高都三縣納入麾下。今後南自河內,北至雁門。皆可自由通行,不受劫掠。”
審配暗自吃驚,沒曾想過,太原居然連雁門都已佈置妥當。
沉吟了片刻,審配問道:“恕某冒昧,何故張公指名要某親自前來,才肯給予鹽引?某途中偶遇中山甄氏商隊,據聞,甄氏便無此要求。”
這一點,王羽亦不知內情,只得先安撫審配,待其至高都面見主公,才能得知詳情。
事情要追溯至當初張瑞頒佈鹽引開中法。
因為此法出自明朝,在漢末尚未有先例。是故河北豪強敢於嘗試者寥寥無幾。
因審配慷慨弘毅之故,其族人在外敢於大膽嘗試。第一個上門拜訪張瑞。
這位曹操欽點的河北豪族,據史書記載其族大兵強。
張瑞對其富庶有所期盼,但還不至於多麼熱切。
關鍵是審配這個人才!張瑞喜歡的很。
雖然荀彧評價田豐剛而犯上,審配專而無謀。
但要知道當時是什麼情況。袁紹大軍壓境,曹軍內部人心浮動,荀彧這句話更像是鼓勵己方士氣的言辭。
審配能輔佐袁紹成為漢末第一諸侯,又被委以重任,內總領幕府事,外督軍事。其才能必然卓爾不群,即便不如荀彧、魯肅、沮授,亦為當世一流。
關鍵是審配臨死前的表現。“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張瑞作為人主的時間越久,就越是喜歡這種忠臣。
例如高順、審配,這種寧死也不變節者。
誠然張遼後來在歷史上的表現遠超高順無數。
可在張瑞這裡,還是高順這種死忠之臣更受重用。
張遼可做爪牙,而高順則可為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