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張瑞主政時間越久,便越是感覺諸葛孔明有經天緯地之才。

尤其這句話,無時無刻不在驚醒著張瑞的一言一行。

曾幾何時,張瑞一直覺得自己不過是個小蟊賊而已。偷偷佔據太原兩縣之地,連校尉都不敢自稱,以漢室縣令官吏治縣為掩飾。

比之張純那種自稱天子,擁眾十餘萬人,寇略幽、冀、青、徐四州,震動天下的大叛賊。

自己可能連被人注意的資格都沒有。

但,就在張瑞自己都沒留意的時候。

督太原軍政事張公之名,已經聲名遠揚,不知不覺間傳遍了大河以北的廣袤土地。

在很多人心目中,張瑞已是一方豪傑,是值得追隨的英主。

甚至有人僅衝張瑞聲名,便不遠千里來投。

這就導致,張瑞面對眼前這位納頭便拜黑山賊帥,一臉的疑惑。

要知道對方雖然只在史書上只留下了寥寥幾筆,但那也是青史留名!

別不以為意。

億萬華夏子孫,99.99%沒資格讓史官為他記上一筆。

能在史書留名者,必然有傑出之處。

於是張瑞問道:“王帥不辭千里,率眾而來。可有何教某?”

被張瑞稱為王帥的,便是黑山軍小帥王當。

史書記載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諸山谷皆相通,其小帥孫輕、王當等,各以部眾從張燕,眾至百萬,號曰黑山。

這位與孫輕相熟的小帥,亦是心中疑惑。

自己何德何能,敢對張公指教?

莫非每一名投效的山賊頭目,張公都會不恥下問?

如此真可謂禮賢下士。

周公亦不過如此吧?

就是不知張公見某之前有未吐哺。

不敢多胡思亂想,王當連忙回道:“某在黑山便曾聞張公慷慨雄烈之名。帶甲十萬,一戰盡戮李大目部眾八萬人。實乃當世英傑,某敬服日久。如今率部投效,願為張公效犬馬之勞。”

一戰盡戮李大目部眾八萬人是什麼鬼?

高順給我的戰報可不是這樣的!我收到的報告是李大目攻堅不順,頓兵堅營之下月餘,糧草耗盡,士氣潰散。整場戰爭耗時月餘,敵眾不戰而敗。全軍斬首、俘獲不足兩萬人。

這怎麼傳到千里之外,就變成了一戰盡戮敵眾八萬人了?

張瑞感覺如此好笑。

怕不是李大目出兵三萬,號稱八萬吧?

而李大目部眾逃出昇天者寥寥無幾。這群黑山匪寇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擊敗這八萬人的其實是精兵萬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