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試行科考(第2/3頁)
章節報錯
事實上也正是張瑞這般重視科技,才有孟縣如今欣欣向榮之局面。
在裴琚主持下,科學院完善改進了漢末以來的灌鋼法。
既有當初宿鐵刀之利,相助高順一戰正面砍穿呂布麾下州兵精銳軍陣。
亦有灌鋼法打造農具無數,不然僅以耒耜之類木製工具,即便王昶以各種嚴刑峻法亦無法讓百姓一冬之際開墾荒田十萬畝。
更無法在這寒冬之中大興水利,灌溉全郡。
所以說科技進步乃是第一生產力,實乃是金科玉律。
甚至火槍、火藥之類的如果能研發出來,直接一統三國。
當然,這個要劃掉。
如果有人跟張瑞說公元二世紀能打造出燧發槍,張瑞一定派人去把他屁股踢爛。
同為穿越者,君之秀,直令吾頭皮發麻!
第一輪科舉張瑞打算在十二月初於各縣舉行,篩選出一批可用之才。
十二月末再將人才聚集於晉陽,這次考卷當中就改了規則。
前五題不變依舊為填文。但難度大幅提升,分別出自《春秋》、《孝經》、《韓非子》、《老子》、《商君書》
後五題有關數算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少。
考卷最後又新增了兩篇論述題。
其一為政論,即若主政一方,當如何撫境安民。
其二為策論,嘗述太原當如何立世,最終一統天下。
這當中前五道填文題各佔五分,總計二十五分。
五道數算題各佔十分,總計五十分。
政論一題分數最高,為十五分。透過此題讓有才之士脫穎而出,這是張瑞真正看中的郡縣中流砥柱。
策論佔比十分,只是張瑞抱著一試的心態。萬一有一個諸葛亮、毛玠、魯肅之類的經天緯地之才,給張瑞來一個科考版隆中對。那豈不是白得一大才?
即便沒有亦能幫張瑞拓展思路。
在最後,張瑞還留有一道選做題。而且日後每次科考都有此題。
無分。但一旦答對,張瑞就會立刻下令大軍封鎖全境,挖地三尺也要這傢伙揪出來。
題目為“奇變偶不變。”
這亂世有自己一隻蝴蝶就足夠了。張瑞得確保沒有什麼奇奇怪怪的傢伙混進來。
透過考題設定可見張瑞十分注重數算,實務。完全不注重當今流行的講經釋義。
只要經歷一次,相信全郡有志出仕的文士們都會徹底改變苦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