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說李虎、杜達這種缺乏家世背景的下級軍吏,最容易充作犧牲品。

接著,李虎嗟嘆一聲:“我欲光復城池,無奈實力不濟!”

“想北上投(宇文)洛生領的大隊人馬,又無力突破叛軍的防線。”

“想翻過大青山去朔州,又怕被被當做逃兵處斬。”

“說實話,我等一十八人實在是計無所出,這才苟且於林間。”

聽到李虎走投無路,東方白卻是不厚道的笑了,李虎、杜達二人越落魄,將二人綁上賊船的可能性就越大。

“東方郎君笑什麼?”李虎眉頭微微一蹙。

東方白抬眸,微笑言道:“叫我仲玉就好,我是正始三年(506年)生人,論年歲,兩位當是我的兄長。”

“可你還是沒說你笑什麼?”

“就沒想過投賊?”東方白笑容一斂,意味深長說道。

李虎倒是沒有迴避,坦誠言道:“實話實說,想過,可我畢竟是良家子,不想汙了祖宗的清名”。

“我大父在高祖皇帝(元宏)時做金門鎮將,我父在世宗皇帝(元恪)時做武官幢主,你說,我能投賊嗎?”

東方白當即頷首,這就跟他所想的一樣了……朝廷再怎麼爛總歸是朝廷,大多數看得清時勢的良家子還是不願投降破六韓拔陵。

當然,懷朔、武川二鎮豪強、良家子不投靠破六韓拔陵也有其他原因,主要是擔心自身政治經濟利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由於叛軍是匈奴、高車部落豪帥所領導,鮮卑化鎮民往往心存疑慮,下層鎮民轉投叛軍的倒是不少,但是中上層包括良家子對於投靠叛軍並不熱切。

既然動了招攬李虎的心思,東方白也不扭捏,徑直說道:“我有一言,不知文彬兄可願聽?”

“若是郎君說得在理,我無不從。”李虎肅容說道。

“想必文彬也知道我等是去朔州送信,臨淮王已經允諾,發兵十萬救援二鎮……”

東方白話只講到一半,便被李虎打斷:“依目前局勢看,懷朔鎮是等不到援軍了,最多兩天,衛可孤就可撲滅武川反抗的星火,引大軍進逼至懷朔城下。”

“而在同樣時間之內,官軍斷無可能打通白道徑。”

東方白點點頭,故作高深到:“文彬兄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讓你們跟我回懷朔守城,而是想給你們一個救贖的機會。”

李虎、杜達不明所以,齊齊怔住!

東方白繼續循循善誘:“你二人可知懷朔鎮將是何人?”

李虎搖頭表示不知。

“聽說姓楊。”杜達平時與宇文泰四兄弟走得比較近,知曉一些不為人知的小道訊息。

“正是楊公(楊鈞)!”東方白重重頷首:“楊公出身顯赫的弘農楊氏,右將軍楊津,輔國將軍楊椿,武衛將軍楊順都是楊公的族兄弟,只要我們護楊公殺出重圍,就是大功一件。”

“怎麼個大功一件,仲玉可否細說。”李虎略一思索,正色問道。

“楊公曆仕三朝,一旦出了重圍,朝廷斷然不會閒置他,我估摸著至少也會封個中州刺史鎮撫一方,要麼就是領軍平叛……不論朝廷怎麼安排,楊公受重用是一定的。”東方白正色說道。

“若是咱們有了楊公護著,沙場揚名、建功立業,還不是和喝水一樣簡單?”

李虎二人聞言對視一眼,有所意動,他二人一身將略只得了個小小隊主,還不是因為背後無人,再看看對面侃侃而談的東方白,年不過二十卻已經從八品省事,更別說還見過臨淮王這等大人物。

一瞬間,李虎酸了。

“怎麼樣,敢不敢與我闖一闖這龍潭虎穴。”東方白見二人有所意動,趁勢激道。

杜達手扶刀鞘,勃然變色:“北地兒郎,何處不敢往?”

李虎昂首沉聲:“事成則貴,事敗則死,如是而已,有何不敢!”

“那便請二位召集壯士吧,眼下高車軍已經移師武川,一路都是坦途,快馬狂奔,一日便可至武川……突圍還來得及!”

“好!”

話說李虎、杜達二人也是豪氣過人,既然決心已下,從容挽起韁繩。

一眾人三十七騎打馬鼓譟奔往懷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