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六鎮叛軍未授首 關隴又鳴金鼓聲(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也反映了當下的社會環境,文人對武人、高門對寒門骨子裡的看不起是剔除不掉的,這點從無數胡人冒姓高門大閥就可以看出來,比如烏丸人王神念、王僧辯父子詐稱太原王氏,羯人侯景詐稱河南侯氏……其他的像是篡改族譜、認賊作父那都屬於常規操作。
楊鈞對東方白倒是沒有過多歧視,因為東方氏也是士族,雖然是低等士族,但好歹也是士族大家庭中的一員。
總之,別拿村長不當幹部,別拿低等士族不當士族。
相反,閥閱低有閥閱低的好處,閥閱高的門閥往往會受到政治中心的風暴波及,弄不好就是血流漂櫓、浮屍遍野。
君不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何等閥閱,一朝失勢,反而要受制於往日瞧不起的兩千石。
東方白當然不願錯過這個“武人大放異彩、文人俯首屈膝”的時代,再次向楊鈞請命擔任武官幢主,這次楊鈞生氣了,怒罵東方白自甘墮落。
這下,東方白徹底無計可施,他總不可能向楊鈞預言“天下大亂、爾朱進京、高歡霸府、黑獺爭鼎、侯景渡江”一系列還沒有發生的事。
一番究極拉扯,最終還是沒能推辭掉楊鈞的恩賞,好在楊鈞沒有剝奪他原本的百名鷹犬衛士,反而補全了建制,不然,東方白真要欲哭無淚。
觀望叛軍大營半晌,楊鈞似是做出了什麼重要決定,正色問東方白:“仲玉,叛賊有數萬之眾,城池陷落已然不可避免,事到如今,你可有害怕?”
“不怕!”東方白察言觀色的本領不弱,見楊鈞罕見的與自己交心談話,便昂首洪聲說道:“我聽聞漢校尉耿恭以單兵守孤城,當匈奴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百千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
可謂仁人志士之表,吾當擇其賢而從之!”
楊鈞聽得東方白語氣中的忠勇,愈加對當年未能援助東方膺一事後悔,驀然悲從中來,黯然落淚“想我一生,自詡忠臣義士,如今回首再看,竟不如一少年郎!”
沉默半晌,楊鈞眼中閃過一絲讚賞的目光,方才發聲:“前日鎮副竇樂勸我率將士突圍奔蠕蠕,向蠕蠕主阿那瓌借兵,你怎麼看?”
蠕蠕,也就是柔然,太武帝拓跋燾因為柔然人屢次侵擾魏國邊境,嘲諷柔然人是不會思考的蟲子,詔令全國軍民改稱柔然帶有侮辱性的“蠕蠕”。
東方白軍人出身,一貫對“聯虜平寇”一類政策沒有好感,當即洪聲道:“大丈夫怎麼能死在番邦異域之地?終究不能效仿貳師將軍的所作所為,令家族蒙羞!
更何況此番兵禍緣於蠕蠕入寇,但失城池死,不引蠕蠕生!”
楊鈞聽完微微一笑:“都將葛榮、幢主鮮于修禮二人率親信逃走,將士士氣大跌,你是何看法?”
“事成事敗,又豈在一個葛榮呢?將主不妨換個思維,葛榮等人現在出城投敵,總比敵軍攻城之時開城迎接敵軍好!”
楊鈞聞得東方白的寬慰之詞,收起笑容,慈愛的目光盯著眼前這個少年,幽幽問道:“知道老夫為什麼沒讓你當幢主嗎?”
“莫非此事另有隱情?”東方白暗暗揣測道,然而絞盡腦汁也猜不透楊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