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信陽道:“公子多慮了,先前我只有七八成的把握,聽你這句話,卻漲到十成。”

那青年笑道:“願聞其詳。”

楊信陽自顧自端過茶水來,道:“其一,京中傳言你曾親入信河,意欲和黑龍王決一死戰,外人皆說你是匹夫之勇,不知道天高地厚,有人卻說你是無法理解之事,必然尋根問底;其二,令母去世,外人皆說你在靈堂上大哭大笑,是為不忠不孝,有人卻說你是無法領會生死知道,不知幽冥之事,不知道陰陽兩隔之人,究竟是該悲或喜。

這世間的能人著實不少,但如你這般窮究根底、自以為是的人物,卻是少有得很,秦軻將軍,你說是也不是?”

那青年尚未答話,那矮小少年已喝道:“好呀,你敢叫羽林中郎將的名字。”聲音嬌脆,竟是女聲。

楊信陽微笑道:“令妹也來了麼?”那矮小少年大驚失色,繼而雙頰泛紅,豔若明霞,秦軻也訝道:“小兄弟就算聽出她是女子,又何以斷定是我妹子,而不是我的妻妾。”

楊信陽心中暗笑,臉上卻繃住道:“貴人在側,女子素來拘謹,舉動若合符節,若是妻妾,隨足下外出,戰戰兢兢,猶恐觸犯你羽林中郎將,豈敢胡亂插嘴?唯有小將軍至親至寵之人,方敢如此放肆,久聞秦小將軍,料來便是這位了。”

秦軻苦笑道:“看來我兄妹二人易裝前來卻是多此一舉,京中多有傳言,說天藏城出了個少年英才,縱橫捭闔,破了夏國的奪城陰謀,爾後又拒絕曹將軍的請功,足見風流,在下久仰其名,早就想結識一番,只是公務繁忙,一直未得空,聽聞閣下親來大梁,故而易裝前來一探,果然名不虛傳。”

“秦小將軍謬讚,實不敢當。”楊信陽淡淡地道,“不知秦小將軍前來,有何指教?”

“閣下在天藏城的大名,早就傳到京都了,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聽到眼前男子的話語,楊信陽微笑著搖了搖頭,他並不喜歡這種虛偽的客套話語,他只喜歡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強大。

秦軻微微一笑,“指教談不上,一來是久聞不如一見,大名鼎鼎的天藏城楊信陽來到京都,縮在這甜水巷裡開飯館,怎麼也得過來看一眼,再者……”

秦軻看了一眼自家妹子,“府中下人,都在傳言有個二愣子開業第一天就宴請附近乞兒,還豪擲千金幫一個落魄書生打響名氣,那更要過來瞧一瞧了。”

秦軻小妹在桌子下狠狠踢了他一腳,楊信陽微微一笑,“現在不就見到了,也是正常人嘛,又不是什麼三頭六臂。”

“確實,不過是不是正常人,那可就難說了,”

秦軻站起身來,“那麼,天藏城來的正常人,交個朋友如何?”

“求之不得,三生有幸。”

楊信陽說著,兩人伸出拳頭,輕輕碰了一下。

“人行事施予,以利之為心,則越人易和;以害之為心,則父子離且怨。”

待得秦家兄妹遠去,不見人影,孔乙己忽地念叨了一句。

“老孔,你在文縐縐說些什麼?別打啞謎。”

孔乙己搖頭晃腦,“這說的是,人在行事施予時,要有利他之心,別人才願與你和平共處;如果只有害人之心,就算父子也會離心離德心生埋怨。

人與人相處,處的不是算計,而是互利共贏。做一件事,大家都得到好處,才願意繼續合作下去。如果“損人利己”,那麼一定不會再有人願意與你合作。

凡是有利別人的事,就趕緊去行事施予,凡是不利於別人的事情,就趕緊停下來不做,互利共贏,才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主人僱人種田,會根據自家情況給予僱者以飲食,甚至給他錢與衣,不是無私地愛僱者,而是在主人看來,這樣僱者會更用心種地。

僱者努力耕耘,盡心整理田地,也不是因為他愛主人,而是在僱者看來,這樣做的話,吃到的飯菜會更美味,且容易得到錢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