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一碗爛肉面(第1/2頁)
章節報錯
花光鋪滿道路,不阻止任何百姓乘興春遊;音樂震盪長空,又見有幾家豪門正開夜宴。
甚至還能夠觀瞻到皇上天顏的機會,是在元宵節觀燈、金明池觀射、郊壇祭天的時候,而且還能夠多次看到公主出嫁、皇子納妃的盛大典禮。
老夫少年時,當中沉醉於觀賞盛典,迷戀於遊玩勝地,從來沒有感到厭倦和滿足。”
楊信陽聽得浮想聯翩,“後來呢?”
夫子苦笑,“後來,後來家道中落,就離開大梁了,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也不知道變成何樣了。”
又喝了兩碗,兩人正欲要離去,茶樓門口一陣喧譁,兩人下樓,只見一群閒人圍在一起指指點點,楊信陽擠進去,只見一箇中年婦女暈倒在地,旁邊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抽抽噎噎,一副悽悽慘慘的樣子。
夫子閃身上前,掐人中,楊信陽從夥計那裡討了一碗水遞過來,夫子接過,給婦女灌下去,不一忽兒,婦女又有轉醒,看見自己被圍觀,很是不好意思,隨即又想起什麼,一個翻身,跪在地上。
“給各位大爺磕頭了。”
原來是這婦女家中周遭變故,急需用錢,於是想把女兒賣了,楊信陽看著覺得可憐,自己又無能為力,就跟夥計說:“要兩碗爛肉面,讓她們到門外吃去!”。
茶樓的夥計看了眼前這個三歲小孩一眼,默不作聲,杵在原地不動彈。
楊信陽怒了,從兜裡掏出幾個銅子兒丟過去,“沒良心的東西。”
所謂爛肉面,是天藏城一種常見的吃食,本地有句俏皮話:“不管他是驢還是馬,吃飽了爛肉面再打鑔”,可見這種食品在民間的知名度。
這爛肉面,說來很簡單,就是燉肉滷的麵條,便宜、快捷還有適口。
先說便宜,成本就是麵條和麵滷,就這兩樣簡單的東西,你想讓它金貴,也金貴不起來。
再說快捷,一般爛肉面的滷都是事先做好的,客人來了直接下面。
煮麵的大鍋常開,麵條下鍋用不了多久就熟了,撈到碗裡澆上滷也就不到半柱香的時間。
適口嘛,這爛肉面,店家都是從別處收的死豬瘟豬,稍微有良心的,收的是菜市場屠戶家賣剩,變味的豬肉,用老滷重料長時間燜煮,燉成老湯,掩蓋異味,燉的時間長了,竟然別有一番滋味。
這燉出來的滷湯配上面條,碗裡五顏六色——紅的是辣椒,綠的是蒜苗,黃的是豆油點子,嘖嘖嘖,看了真使人流出口水。
說到底,爛肉面的特點,不在肉,也不在面上,就在一個“爛”上。
這爛是一語雙關,可以理解成燉肉燉的時間長,肉已經被燉得沒了魂兒,非常軟爛了。
爛肉面一般會用手擀麵,大多是擀成細扁條的切面,俗稱“白披兒”,一大碗麵在四兩上下,再盛上老湯滷差不多就是一頓飯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