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誰是幕後之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個懷疑的人是太尉楊彪。
楊彪是天子的代言人,天子的詔書大多都是他參謀和起草的,理論上他可以調動袁氏兄弟。但這不是重點,袁氏兄弟智商擺在那兒,雙雙IQ不過百,能設計調動他們二人的多得去了。關鍵是他能調動楊修,有機會說服孔融給潘勝做工作讓他交出軍權、將洛北軍改編為龍武衛。潘勝被殺,龍武衛的首席副帥楊奉就會扶正,名正言順接管龍武衛。楊奉是楊彪的遠親,也是他舉薦給天子的,因此楊彪有動機,也有能力策劃這一切。
至於楊修,年紀太輕,也過於張揚,無論是人脈還是沉浮,都不足以策劃這驚天陰謀。他直接動手明面上威脅潘勝,在楊府逼迫潘勝,顯然幕後之人不會這樣做。
若潘勝真的死在楊府,楊彪和楊修都脫不了責任,必定要直面龍武衛的怒火,其他諸侯也會兔死狐悲趁機發難,楊府所有的人難逃一死。這樣看來,楊彪父子也不可能是幕後之人。
最後一個懷疑的是天子劉協。
幾乎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他。潘勝被殺,龍武衛徹底被天子掌控,獲利最大的就是天子。可天子才9歲,不可能有如此城府心機,因此他也是最不該被懷疑的人。
潘勝想了想,自己9歲才上小學二年級,經常哭鼻子,連“腹黑”“詭計”這些詞的意思都不清楚,更別說計謀害人了。
潘勝也把孔融、孫堅、公孫瓚等人排除了。
想了三天,推演了三天,所有被懷疑的人都被解除懷疑,基本沒什麼收穫,潘勝的頭都要炸裂了,感覺腦子不夠用。
潘勝拔出劍亂舞,想緩解焦慮,把心中的壓抑發洩出來。
可沒有效果,反而更加煩躁。
小半個時辰後,潘勝躺在地上喘氣,沒有焦點地看著帳篷頂部。
頂部是個巨大的圓形,由一片片扇形羊皮拼接而成。
龍武衛軍營在洛陽城中,並不缺少房屋,潘勝卻堅持建了這頂大大的帳篷,只要到軍中,不管是開會還是休息都在其中。
剛到這個時代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帳篷,對它有著無比的親切感和安全感。
潘勝一直認為圓形是世界上最美的圖形,百看不厭。
圓,沒有稜角,不似三角形因稜角鋒利而盛氣凌人,不似矩形橫平豎直而正規呆板,不似五邊形不穩定,不似其他多邊形密集恐懼、、、
圓好畫,卻很難畫得很圓;落筆隨意,畫的時候不停筆,無需尺子輔助,起筆和收比皆是同一點。蘊含哲學,和人生一樣,不停歇,光著來也光著去,緣起緣落皆是同一筆。
圓即是緣,緣起於何處,與何人有緣,又改歸於何處呢?
潘勝人為:莫名來到這個時代是緣,為潘鳳義子是緣,與王明月執手是緣,與甑宓、公輸晨、張郃、趙浮、孔融等相遇即是緣,與不對付的袁氏兄弟、楊修等撕扯也是緣。自己想好好畫好圓形,大家圓圓滿滿,可總有人打斷畫圓。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短短今生一面遇,前世多少香火緣。牽手是有一種緣,回眸是一種緣;生命是有一種緣,愛情是一種緣;假如還有來生,來生也是一種緣。組成人生的,就是那無數個緣;讓你去結,去解。惜緣,隨緣,才能以佛心看緣起緣落。
看著圓頂,默唸佛經,潘勝漸漸恢復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