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位於福建東部群山環繞之地。

此城古來又稱為閩都,曾經因為地處偏僻,人口大多遷居於江淮一帶,故而在歷史上一度十分凋零。

可自從明初以來,大力發展海運,國內航海製造業逐漸發展為世界先進之後,福州城內的百姓才逐漸聚集以來。

此後經濟逐漸發展,在明朝中後期一度成為了東洋海外貿易的中心樞紐,同時也是福建市舶司的所在地。

不僅如此,在明朝末期,歐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義大利等國同福州的接觸漸趨頻繁,鄭芝龍所在的鄭氏家族憑藉著地利,把控福州城數十年,不管是財力還是西洋武器都是不缺的。

鄭氏本來是極有底氣,再加上手中有唐王作為傀儡皇帝,未免不可做一番事業。

在歷史上的鄭成功就一度北上,差點從***手上解放了南京城。

可也正因為鄭家接觸的火器多,是見過世面的認,所以當斥候回來稟報,夏軍人手一把線膛槍的時候,他們極為慌亂。

除此以外,夏軍還有能飛在空中的熱氣球,還有威力巨大的火炮車......鄭氏所知道的種種,都重新整理了他們的認知。

夏軍的火器,比西洋人不知強了多少倍!

「父親,我們真的要歸降夏朝?」

府衙大殿,鄭氏父子幾人秉燭夜談。

「眼下的形勢不得不降了,跟夏軍作對,絕對是死路一條,況且我還聽聞夏朝皇帝為人開明,從不打壓商人,甚至還鼓勵.....我們鄭家不就是為了安穩的做點生意嘛。」

鄭芝龍人到中年,想得很開。

其他的幾位兒子聽聞都不由沉默了起來,沒有人反對,也沒有人贊同。

良久過後,才有一人站起來說道:「父親,我看我們還沒有敗吧!

在崇禎皇帝時,我們鄭家就在海上開闢了大片基業,福州城打沒了還有大海,還有東洋琉球。

對了自從數年前,我們就開始往東番(臺灣)運送中原的災民,如今島上多是我大明的子民在開闢土地,大不了去東番。」

說話的人是鄭芝龍長子,鄭森,若是再過半月之後,便會被隆武帝賜名為成功。

當下他還是在用本來名字。

「大海雖然好,可終究是無根之地啊,孩兒,腳下的地才是我們的根,你能離開幾年,十幾年,但你能永遠不回家?」

鄭芝龍嘆息道:「再說了,就算你逃到了海上,以夏軍的能力,活捉你還不是遲早的事情。」

「父親,你老了!我們怎麼能辜負陛下的希望?」

鄭森忽然說道,一眾兄弟們都驚訝得說不出言語。

鄭芝龍一眾兒子中,也就鄧森最有主見了。

鄭芝龍見到長子不願歸降,似乎是不願意將氣氛弄得太過於尷尬,只得暫時停止了這次商議,打算過兩日在議。

眾子嗣離去後,從側屋裡走出了一道人影。

….

鄭芝龍站起了身來,對著那道人影極為尊敬,他問道:「使者大人,怎麼樣?夏皇他想要誰去做人質?」

「就是他了,你的長子,鄭森。」

使者淡然說道:「放心吧,夏皇四海一君,答應的事情一定做到,不會讓鄭家平白無故死人的。」

「哎,也罷!」

......

第二日。

福州城震動。